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再上皇帝书 其一 取士 南宋 · 华岳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
臣尝读《孙子》一书,至十三篇之末,其论上智为间,有曰:「殷之兴也,伊挚在夏;
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殷周之王,固天命之所攸属也,何伊挚吕牙之能为兴亡也哉?
盖用间之法,不以豪杰之未至为可忧,而以豪杰之去国为可虑;
不以英雄之未附为兵家之急,而以英雄之去己为腹心之忧。
故夏虽未亡,而挚去则亡;
周虽未兴,而望至则兴。
是知英雄豪杰之去留,为社稷邦家之休戚,而今日之急务诚在此而不在彼也。
况夫名山大川,秀所由钟,嶞山乔岳,神所由降,千岁之日至,则间世之士生。
必有翘楚之材、特起之子,梦寐未形,占卜未见,寓于贫贱闾阎流俗之中,隐于耕农商贾草莱医卜之下。
罗之以科举邪,彼不善于章句之儒;
诱之以利禄邪,彼不由于闻达之路;
置之于驻劄将佐之中邪,彼不生于营垒行伍之地。
三城桐柏之耕农,罗源贾木之樵牧,六安辽峰之高隐,羊岘房陵之商贩,类多抱负所长,高出世表,能否相参,有无相授,非不欲求用于世以尽所蕴,然上则招致无方,而下则无阶可进,内则搜访无术,而外则无门可入。
是必庙堂广于延纳而无间于疏远,幕府勤于听览而无拘于早暮,监司州县专于荐举而不遗于微贱。
其门有八:一曰有官,谓沈溺下僚,不能自奋;
二曰无官,谓素在草茅,不能自达;
三曰世家,谓将帅子孙,不能自效;
四曰豪杰,谓江湖领袖,山林标准;
五曰罪戾,谓曾犯三尺,求脱罪籍;
六曰黥配,谓材气过人,轻犯刑法;
七曰将校,谓素有谋略,久淹行伍;
八曰胥靡,谓隐于吏籍,不得展布。
臣愚欲望朝廷明赐告谕,上而二三大臣握发吐哺,结四方豪杰之心,下而中外诸将解衣推食,作一代英雄之气。
在诸路则责之于监司州县,在诸军则责之于制领将佐
开推挽之门,去游谒之禁,谕之以文榜,激之以忠义。
识军国之利害者许其自陈,识山林之豪杰者听其自荐。
使天下有爱君忧国之心者皆得布露,有过人脱颖之材者皆得导达。
择其所陈果有切于军国大事者,解发宣司,审覆其实,发付军前,随材录用。
其有言词浮诞、簧鼓世俗者焚之;
其有互易乡贯、指陈他事者毁之。
言词朴直,无令弃之,恐过人之资,拙于朱墨;
虚辞华丽,无令收录,恐科目之儒,例于奔竞。
如此,则闻达者既至,不求闻达者亦得以识其姓名;
利禄者可招,无心利禄者亦得以知其岩穴。
不然,则草莱之雄未能尽致,反有以滋他日匹夫窥觊之私;
山林之奸不能尽收,适有以启异时萧墙眦睚之衅。
今我国家用师百万,运粮千里,宇内耸动,天下响应,率未闻有能荐一豪杰,举一谋士。
不知淮自桐柏以东,为里一千六百,沙浅之地凡一百一十有一,而海峤皆通津焉。
沿淮屯守之师,自喻口至浮光,不过一十馀所,中间利害去处十阙八九。
汉自京以西,为里一千四百,滩碛之险凡八十有一。
而桐之地,千里平阪,寸□□水,略无限隔;
荆襄守御之兵,自信阳、安复荆门光化,亦不过六七屯戍,间道甚多,拒御不及。
婴其四集之锋,而塞其阙然不满之处,殊非有能任其责者。
盖怀材抱艺之士,耕云钓月之徒,天下晏然,四方无事,犹切意功名,更相劝勉,以图进取,事业之秋,孰甘疏外?
苟招致之不廑,旁求之未尽,则舍虞之秦者,乌知其非百里奚,背楚归汉者,乌知其非韩淮阴
况夫杨朱之歧,可以南,可以北,孟轲之水,决之东,决之西,前晋后楚,无路不通,左赵右燕,无关可隔,是可不为之虑邪?
此取士之说,臣所以拳拳于论事之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