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野堂记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三、《漫塘集》卷二一
朝奉大夫练塘钟君元达既辞通守乡郡之命,奉祠里居,思得宽閒之地种花艺果,以遨以休。
顾所居之南有地数十亩,岁久芜秽,古木寒藤与丛筱相为蔽亏。
意攘剔之、启辟之必有以慊其素,乃课僮隶,具斧斤钱镈,排萝蔓以植门,薙草莱以通径,芟夷其层枝剡棘而非嘉树者以百数,斩恶且万竿。
既菑翳尽除,日月下照,湖水山云,皆来献状。
因相地而措其宜,旷而台,幽而亭。
引泉以为渠,跨渠以为梁,当渠之会而为池,缭以朱栏,表以奇峰怪石。
、李、来禽,列植区分,以竞春妍;
而殿之以金沙、酴醾、牡丹、芍药红蕖冒水,嘉菊凌霜,以适炎夏,以称秋清;
而江梅、山茶之植,亦以备岁寒之友。
凡游观之美略具。
君又以为室必有奥,邑必有聚,吾所有亭台,广深能几,舞袖殆不足回旋。
顾园之西南隅,背郁葱而面清旷,累石为山,草树丰茸。
风雨晦明之变,若嵌岩洞穴中实吞吐之。
中俯澄潭,凡水花之动摇,鱼虾之来往,皆布影砌上,园之景于是为最。
乃筑堂与山相直,取杜老「披襟野堂豁」之句命名,而语其友漫塘叟刘某曰:「名者实之宾也,吾生于野而安于野,又野性便于山林,其宾是名也宜矣」。
叟曰:「嘻,名者意之寓也,实乎何有!
且君以高明之资,适时应变之才,试用于中都,受知君相,盖尝屏翰边方,奏禦侮折冲之绩矣。
少焉家居,上方受釐宣室,夫岂忘之,遂欲与野老争席,得乎」?
君曰:「不然,子独不见昔人有叹上蔡不可复出者乎?
有叹华亭鹤唳不可复闻者乎?
吾尝仰而慨,俯而思,知夫阿衡之任未必乐于耕莘,渭上迟回,视南阳高卧时意有间也。
故宁杖履以游,而不愿乎驷马高车
宁听击壤歌泥瓦盆饮,不愿对雁鹜行涉笔占位也。
子顾以余为寓意而非实,岂爱人以德者欤」?
叟曰:「不然,夫以野名堂,堂固非野也。
堂且不能自有其名,其能禅名于君乎?
若必因堂以自诡,则虽秉耒而耕,吾犹疑其为楚之员命驾而出,庸讵知其非郑之谌也。
君姑居君之堂,乐君之乐,以听造物者,在野在朝,无容心焉可也」。
君曰:「可哉」。
则书以记。
嘉定甲申中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