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问(九)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漫塘集》卷一八
问:天尊地卑,所以肃君臣之分;
乾下坤上,所以通君臣之情。
分明而不可踰,情通而无所壅,天下之能事毕矣。
然人主之势非特万钧也,其威非特雷霆也,则所谓分者不期严而严,所谓情者不期壅而壅矣。
尝试求之《易》,《易》之有《泰》,泰者通也,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其义信美矣。
六爻之画无所致意焉可也,今也于二则欲其包荒,三则欲其艰贞,六则有城复于隍之戒,岂居安虑危固圣哲之常情欤?
夫《易》之所载,理也,数也,《诗》《书》所述,其事也,时也。
即其理而究其事,由其数而推其时,非高宗傅说之相遇,文、武君臣相与之时欤?
若药弗瞑眩而疾弗瘳,若跣弗视地而足用伤,钦予时命,其惟有终,高宗所以命傅说者,犹圣人致戒于《泰》之意也。
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干戈省厥躬,与夫矜能丧功,有备无患,傅说所以告高宗者,亦犹圣人致戒于《泰》之意也。
至文武《天保》之诗则不然,曰「俾尔多益」,「俾尔戬谷」,惟侈其受福之多。
曰「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惟颂其获福之久。
以至曰「天保定尔,亦孔之固」,则与「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攸闻」者,其异矣。
曰「神之吊矣,诒尔多福」,则与「黩于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者,其义殊矣。
高宗傅说得处《泰》之道于未重《易》之先,而《天保》诗人特未之思欤?
主上既圣不居,好善忘势,帝赉良弼,妙简圣心,万机馀閒,古训是式,以《易》之有《泰》,所以著君臣相与之理,《书》之有《说命》,《诗》之有《天保》,所以述君臣相与之事。
掇是三者,亲洒宸翰,以畀元臣。
猗欤韪欤,君臣交孚,上下同德,此千载一时之幸遇也。
诸君幸生圣世,行簉广廷,必有能䌷绎经义以对扬王休者,敢丐馀论,因以前之所疑者质焉,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