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富昨寺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三、《洺水集》卷一一
海宁之南,里名太清,溪山虚旷,川源衍沃。
其民秀醇,其姓皆平阳氏。
有名渐,字进之者,急义乐予,里中号长者。
其奉慈氏教冞笃,古招提有名齐祈、名富昨者,皆进之立焉。
初,富昨为寺甚古,燬于腊寇。
绍兴七年旱,进之率里人祷于遗址,雨不旋踵,岁以稔告,于是进之饰宫造像,命沙门以奉之。
今骎骎百祀矣,而有祈辄应,岁不知水旱,遂为此方垂福之地。
故进之之孙与曾森森秀发,诗书之泽,礼义之风,蔼然于平川广谷之间。
其曾孙曰三镇者献名天府,曰瑀者待补太学弟子员,曰大信者登癸未进士科,曰雄飞者亦将以武功入仕。
馀皆颖茂,方兴未涯。
非进之一念之造耶?
然寺介山间,施与不时,炊烟频冷,主席屡旷,屋且老将弗支。
进之之孙曰㢸,倡而新之。
其曾孙瑀施十亩,其孙如施五亩,彼视仪听倡,洋洋动心者,又将不一而足,则寺之浸盛亡疑也。
然则瑀之是举也,岂惟续佛灯,实能嗣祖意。
此寺无穷,则进之此意亦与之为亡穷也,然则瑀也岂不贤哉!
质之旧牍,进之之再造也,有顽弗良,诉之州者,州下之县,县證以绍圣石刻,乃信其为古,而又备坐崇宁之法,寺院之无额者为民存之,以便祈祷。
至绍兴三十年,又有妄词者,时右丞相洪公遵实守新安,为故府,将妄词者挞而屏之。
自是外障悉降,僧徒乃安。
绍兴间寺方成,进之以密多院僧炤灯主之。
灯既老,进之之子名子才,字文德,又度德惠继之。
是后去来不常也,至庆元乙卯,进之诸孙始以方兴正乙主之。
正一化,智嵩又继之。
今瑀与如又将度程普润以后之,则正一之派将永有传矣。
呜呼!
百年之间,祖孙四世,一意所传,绵绵弗坠。
尝观世变之推迁,验人事之兴废,而后益叹瑀之善述也。
虽然,岂惟四世哉,将进之之家若闻若来,与其云仍,此意承承,千载一日,则如来氏所谓因缘果报,使其子孙繁衍昌硕者,又乌有终穷邪?
余非佞佛者,即事而纪之,不敢没其实焉耳。
其视世之人狃囊钱囷谷之资,以并吞愚弱、凭凌里闬者,则进之与其曾孙瑀,岂不尤为可书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