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修常州漕渠诸水奏嘉泰元年 南宋 · 李珏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五三、《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三、乾隆《江南通志》卷五八
州境北边扬子大江南并太湖,东连震泽,西据滆湖,而漕渠界乎其间。
漕渠两傍,曰白鹤溪、西蠡河、南戚氏、北戚氏、直湖州港,通于二湖;
曰利浦、孟渎、烈塘、横河、五泻诸港,通于大江,而中间又各自为支沟断汊,曲绕参错,不以数计。
水利之源,多于他郡,而常苦易旱之患,何哉?
臣尝询访其故:漕渠东起望亭,西上吕城,一百八十馀里,形势西高东下。
加以岁久浅淤,自河岸至底,其深不满四五尺。
常年春雨连绵、江湖泛涨之时,河流忽盈骤减;
连岁雨泽愆阙,江湖退缩,渠形尤亢;
间虽得雨,水无所受,旋即走泄,南入于湖,北归大江,东径注于吴江
晴未旬日,又复乾涸,此其易旱一也。
至若两傍诸港,如白鹤溪、西蠡河、直湖、烈塘、五泻堰,日为沙土淤涨,遇潮高水泛之时,尚可通行舟楫;
若值小汐久晴,则俱不能通。
应自馀支沟别港,皆已堙塞,故虽有江湖之浸,不见其利,此其易旱二也。
漕渠一带,纲运于是经由,使客于此往返。
每遇水涩,纲运便阻;
一入冬月,津送使客,作埧车水,科役百姓,不堪其扰,岂特溉田缺事而已。
望委转运、提举常平官同本州相视漕渠,并彻江湖之处,如法浚治,尽还昔人遗迹,及于望亭修建上、下二闸,固护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