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火灾疏绍熙中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九
臣仰惟陛下寅畏天命,夙夜祗惧。
曩者火失其性,京邑屡菑,圣德消弭,荐岁宁谧,都民奠居,上下相庆。
乃者滥炎复变,上惊东朝,陛下责躬避殿,减膳撤乐,不遑宁处。
即日恭请太皇太后归奉内庭,昏晨定省,日便娱养。
不惟见陛下遇菑修省之意,又因事以昭明陛下笃孝之诚,益固太皇康宁之福,真足以上当天心,下慰人望。
恭惟国家以火德王天下,火得其性,则不为灾。
谨按《春秋传》曰:「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故《春秋》书火者一,书灾者十有一,皆纪异以书变也。
窃见癸丑火作之夕,先有震电,咎起不测,岂非灾变之大乎?
夫菑异者,上天所以仁爱人君而警戒之也。
楚庄王以天不见妖为惧,古人不以遇灾而有讳,常以因变而知戒。
臣愚欲望陛下睹天变之不虚,益思修省恐惧之未至者,以答上天仁爱之意,勿以目前随宜区处为足以应变,勿以旬日贬损仪度为足以尽诚。
方今四阳用事,愆阴苦寒,霖潦为沴,飞雹屡作,繁霜未止,无非天戒之可警可惧者也。
惟圣心每以弭菑销变为念,于一身之起居必致其肃,于宫闱之奉益思其未备,于宗庙之礼益尽其当敬,谨察政令之偏,广访水旱之病,清狱讼淹枉之失,戒郡邑掊尅之害,凡可以致灾咎者,无一而不加戒惧,如此,则天变可销,而乖沴可转为和平之福矣。
臣不胜惓惓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