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吴塘接待院庄田记庆元五年四月 宋 · 周甫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三、康熙《常熟县志》卷一三、《海虞文徵》卷八
姑苏常熟百五里,介于中曰吴塘。
建炎间,有显师者造浮图七级,不克备而亡。
岁久且剥蚀,乾道初,有诸氏发大勇猛,裂尘网以为僧,曰怀果,因其旧址,崇饰塔庙,薙草莱,以迄于成。
一椽一瓦,皆手自创,慨然念曰:「吾徒之往来者,无所共其困乏」。
始议所以为接待院以居焉。
庆元丁巳,不幸以殁。
有嗣正妙,以精进心而为佛事,视师有加焉。
今居像有庐,说法有堂,合徒有室,鸣钟有楼,函经于藏,崇启对峙,金碧绚烂,寖寖大备矣。
虽然,物之兴也有时,当果师之造始也,无粒以资其徒,于是有戴氏崇者,割膏腴以胚胎之,其子宣,又以克大先人之志。
未几而沈氏、华氏复相与助成其美,以济其不逮。
然则是刹之兴起也,其机缘幸会岂偶然耶?
噫,人之情夫岂相远哉!
或者休于树,饿于道,有馈一浆,饷一箪,隐然犹不敢没其德,况日暮途远,当风雨霜露百舍重趼之际,其至如归,饮食床笫,不移而具。
当是时也,何止一壶千金哉?
宜夫中夜以思,以何因缘承彼恩力,一至于是。
使如负笈西竺,问津台山,捩去柴栅,以求旷彻之地,是则师之心而戴之志也。
苟谋之道路,某处而饮馔丰美,某处而居处便适,憧憧往来,老死而不悟者,吾独奈何哉!
是可悲也。
正妙又将辟其址,益增大之,而人之有以戴氏为志,捐夫田以续食者,则附之左方,以传不朽。
宋庆元五年四月初吉都梁周甫记。
按:《重修琴川志》卷一三,宛委别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