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1221年闰12月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二、《水心文集》卷二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唐静恭坊杨氏尤贵盛。
入本朝,至公七世,皆有显人。
由公而上,北海主簿符,都水使者曼,驾部郎中宿,皆以公赠东宫师保
公讳愿,字原仲
宣和末,自太学录上书陈九事,女真闻其名,聘之北行,匿民间。
上书执政,请迎复元祐皇后
济州,劝进,辟元帅府属。
高宗即位,授修职郎,仍学录
议将迁金陵,复上书。
扬州御营使机宜文字
新昌县越州观察判官
参政秦桧荐授枢密院编修官
绍兴二年进士第,迁计议官,召试馆职
谗者谓公因元帅府得仕,则右选也,当罢,宰相赵鼎明不然,乃已。
主管崇道观吴郡陈夫人丧免,除秘书郎
谗者犹在,通判明州
潘良贵素善公,事常咨而后行,公亦为之尽。
秘书丞监察御史,司封右司员外郎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
初修玉牒,以选命公。
中书舍人,贺金人正旦,于是始用年号。
侍讲给事中直学士院,接伴虏使完颜󰒣,于是始揖󰒣于淮中流,舟行以宾主为次,御筵口宣,设案拜舞。
南人骤睹旷礼,泣下沾襟。
御史中丞
未几,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时绍兴十四年十二月也。
十五年十月御史韩公裔,语微及公,即乞疏五上。
端明提举太平观,知宣州
玉牒书成,迁资政殿学士
建康府
守郡四年,政以简,治以静,不数令,不兴役,刑罚罕用,谷滋熟。
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薨于州,年五十二。
配曰永阳夫人王氏。
公世家楚,吴郡之殁也,公葬之于越。
二十四年二月七日,子右奉议郎、新江州通判祐,遂葬公会稽县五云乡之何山
孙若干,某官。
孙女若干,婿某官。
公孝友宾睦,大祀恩,遍任兄弟及妹之子。
敬贤与善,后进单文独艺,礼待必均。
始在太学,年尚少,文甚敏,行与文称,恂达而矩,严重而通。
祭酒杨时印信,诸生二千人皆伏,学禁齐肃,不敢踰越也。
王安石学术之祸,精于元祐者不能过也。
分别徐处仁吴敏李纲功罪,无不曲当也。
历指宣和致乱,靖康弊风,穷大极小,无不激烈也。
又曰:「谋以活国者,国常存而身随之安;
谋以活身者,国常亡而身随之危。
今一举而迁金陵,求活身也,非活国也。
虏既灭吾国矣,陛下将活其国以自存乎?
将活其身而国终于亡乎?
今盗贼满天下,随而为兵亦满天下,而天子侍卫乃不过三千。
非满二万,安能主令也!
萧山户万九千,其九家自为守,万取千人为兵,方李抱真则损其十,方李德裕则加其百,通之天下,不胜兵矣。
夫酒税、房廊、头子、杂名之钱,皆漕计也。
增取其三,别属经制漕计甚缓,经制愈急。
善良穷蹙,奸猾怨愤,仓猝之变,何必唐建中哉」!
前后累数万言,文武大略,经纬条理,远有贾、陆遗思,近有欧、苏新意,时材不能及也。
宰相以为州县常人耳,不顾省,独首荐,登于朝。
及赵、张更迭重任,士徒步拔引,翕忽鼎贵,然亦不能用。
卒用之,起秘书丞,数年预政。
呜呼!
公之不幸,之幸也。
在《易》之《颐》,所以为颐者初也,贤也,而以自养为吉。
四者颐之颠也,而以所养为吉。
夫养必以正而不以应,古人之戒深矣。
能用公而公为用,此明于颐者所以为公惜也。
虽然,余有疑焉。
归自虏,人皆曰:「请立赵宗也,许还母后也」。
又曰:「收悍将也,总利柄也」。
天下望与赵、张等,而或以为过之;
士游其门与赵、张等,而未有以为不及也。
张丞相罢,高宗问:「代卿者乎」?
张不对。
固问,则曰:「近与共事,方觉其闇」。
上曰:「然则赵鼎也」?
张惘然不知所出,而秦与赵、张之憾不可解矣。
夫同在廊庙,徒晚觉于十年之后;
公疏远也,而责其蚤觉于十年之先乎?
岂公自以为上九之由颐,而明于颐者特未之及耶!
公卒后六十馀年,㮤持其家传泣曰:「善实者有徵也,故述有据;
世异者无党也,故笔无私。
子奚舍诸」?
公尝赋《东山三叠》,其词曰:「云溯风而上征兮,鸟择木而高翔」。
然则公择之者欤!
故并次以为铭。
若夫阳为喷饭,玩也,公不为玩也;
留其表弟,厚也,公为厚也;
其差误鄙浅,不足复辨也。
铭曰:
东山之久兮孰为征?
东山之高兮谁实登?
一周、孔之誉慕兮,百共、鲧之怨憎。
失类而行,道远且艰。
人有其宝,不如何山
瞻彼何山,言树之麓;
豹文而隐,龟寿而伏。
瞻彼何山,言息其巅;
星不离经,水皆涤源。
绣裳萧萧,白璧沈沈;
揭兹墓门,五云之深。
嘉定十四年闰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