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1219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一、《水心文集》卷二三、《文献通考》经籍考六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温州瑞安新城里蔡氏,名幼学字行之
曾祖昌,祖廷直,父赠通议大夫端卿
乾道八年进士第
初,同县陈君举,声价喧踊,老旧莫敢齿列,公稚甚,独相与雁行立。
比三年,芮国瑞、吕伯恭连选拔,辄出君举右,皆谓文过其师矣。
孝宗亲策,将为上首,公乃言:「陛下始即位,冀太平旦暮至也,奈何今十年愈益坏乎」!
语谆切如家人父子。
宰相虞允文、梁克家养虚誉茍容,而张说姨子预兵柄,有许、史、丁、傅之渐,孝宗初不过也。
或疑「天子圣德方日新,公少年论谏,盍顺导婉达」,由是不得高第
教授广德军
通议卒,待潭州教授阙。
政言「蔡幼学未登朝可惜」,孝宗遽肯首。
问:「年几何矣,何以名幼学」?
施参政奏:「孟子云:『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故幼学其名,行之其字」。
上伫思慨然曰:「今壮矣,可行也已」。
差敕令所删定官,对语如策。
孝宗喜曰:「解卿意,欲令朕立规摹尔。
甚善」!
然后知上不以咎臣下,而公亦未尝变所也。
硕人黄氏卒,除太学录未行。
或请武学参用儒臣,为其博士,久乃为太学博士
召试秘书省正字,兼实录院检讨官,迁校书郎著作佐郎
朝廷念辈流多要地,犹滞馆下,议进擢。
公叹伪学祸已成,朋类将散,求外补。
提举福建常平茶事。
御史刘德秀言公尝迕孝宗,罢。
再主冲佑观,凡八年。
黄州福建提刑,未上,召为吏部郎官国子司业,兼权中书舍人宗正少卿,迁中书舍人,兼侍讲
韩侂胄死,馀党尚梗塞正路,公一扫绝,窜免尤众,号称职。
刑部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
赵师𢍰冬官知临安府,公当不允,奏:「师𢍰之人与其行事,众耳目素具也。
于是四典京邑,非臣所知,不允,必有褒诏,臣无辞以草」。
遂止。
改兼侍读师𢍰命复下。
龙图阁待制,知泉州
提举兴国宫,知建宁府福州
宽而不犯,肃而不残,治居天下最。
提刑喜声威,不以狱市还州县,客谓公:「名盛体峻,何得许」?
公笑曰:「此小节耳,不足校也」。
命吏报应,无失期会。
民恃公少安。
提举使民以田高下藏新会子,按不如令者没入其赀,公骇曰:「此大害也。
昔吾在朝,论从民便尔」。
不许,第多其兑易而已。
民赖公获免。
提举善士也,后知其误,卒皆已之。
宝谟阁直学士提举万寿宫
嘉定十年,召权兵部尚书,修《玉牒》,兼太子詹事
其六月有疾,梦神告曰:「可归矣」。
陨星屋西南,七月二日薨,年六十四。
硕人林氏,今硕人郑氏。
子曰籥,承奉郎仙居丞;
为二弟后者节、策;
迪功郎浮梁簿,策补致仕官;
曰范,从政郎监镇淮酒库。
孙曰绍老。
孙女四人。
十一年四月十八日,葬于永嘉吹台乡洋奥山。
公内负实力,而忧世至深。
愤耻复雠,无悠悠碌碌之论;
节减与民,无奇奇怪怪之策。
所知必立,所立必遂,不前锐而后挫,不外强而中弱。
虽于孝宗君臣之交未合,自谓爱君惜日当如是矣。
子产增赋,浑罕致讥;
冉有倍仲尼鸣鼓
盖据末反本之难也。
非公师友深虑而知化,孰能考次熙宁而后,节敛目取,民困兵骄,所以致患之由,而告于上哉!
若夫不别夷夏,不分正闰,恬其仇我,俛焉并立,甚至以为戎狄之德,黎民怀之,若天眷命而然,则尤公师友之所讳也。
初,我币已入,值虏有难,不暇受。
稍定,则以兵扣边索,中外恫惧,无不当亟与。
公为尚书,即日请对,明其不然,始诏与虏绝。
因请「固本根以弭外虞,示意向以晓众志,公汲引而材谋奋,审怀附而南北亲」。
条序简捷,士皆惊诵,谓何勇之决也!
上方倚以经度西北,而公病矣。
呜呼!
岂亦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乎!
虽幼以文显,无浮巧轻艳之作。
既长,益务关教化,养性情。
花卉之炫丽,风露之凄爽,不道也。
词命最温厚,亦不自矜贵。
惟于国史研贯专一,朱墨义类,刊润齐整,各就书法。
为续司马《公卿百官表》、《年历》、《大事记》、《备志》、《辨疑》、《编年政要》、《列传举要》等百馀篇,今代之完书也。
资凝重,危坐竟日,或不通一词。
龙窟陈同甫:「吾常与陈君举极论,往往击杯案,声撼林木,行之在旁,邈若无闻,吾颇讷之。
众亦云素无短长于间也。
一日,客尽散,忽语吾:『道一尔,奚皇帝王霸之云』!
吾方辨数,而行之横启纵阖,援今證古,釐为十百,聚为一二,抵夜接日,若悬江河,吾谢不能乃已,则复寡言默默如故,故虽并舍连榻不知也」。
然则昔人谓「得人于眉睫,定士于俄顷」,亦岂尽然欤!
盖公之深中隐厚,可验于是矣,故并记之。
铭曰:
智过于师,道始可传。
有佞无仁,奚其禦焉!
蔡公直方,不习而利。
寂含五音,璞具六器。
夜半东升,曀于方中。
执德不回,终以显融。
君能责难,民病能宽。
夷狄邪气,莫能我干。
木居甚安,瓢饮何有!
世故云化,三者墨守。
昔余从公,一字之谦
诸子示我,书何满奁!
大典既备,法严义粹;
玉琰其版,金縢其匮。
虽贵有已,虽年有止;
维书无穷,以贰迁《史》。
嘉定十二年六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