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1217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水心文集》卷二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良甫名猷姓孟氏元祐皇后侄曾孙,信安郡王孙,世家具国史。
承奉郎秀州籴纳仓,历临安府楼店务严州税,丽水县,浙东常平干官
籍田令通判婺州,知南安军信州
召为都官郎中,改左曹、尚右,出淮东运判
入为军器监左司郎中直宝谟阁两浙运判副使太府卿,兼刑部侍郎主管冲佑观,知婺州直龙图阁江东运副,复主冲佑观,于是阶累朝议大夫
初,余入吴,而良甫兄弟最先至,气敛然滋恭,语退然益卑,齿寒士中不见异,余谓世多贤公子,习使人亲近己,固然尔。
徐而切偲反复,即耳目之近以验事物之远,瞻瞬领彻,贯穿纵横,虽寒士之深于造诣者不能至。
后数年,行加修,名加闻,天下言王公家,无不高良甫之义。
由此更践内外,出夷入险,择而守中,劳而有成,干方举德,而莫有助之者也。
良甫之学,以观省密察为主。
外所涉历,皆切于心;
身所觉知,皆反于性。
凡情伪错陈,横逆忽来,几若无所撄拂,而筋骸之束,肌肤之会,常得由于顺正。
其专悟独了,动用不穷,盖非简策所载,笺训所及。
然余欲其博达伦类,尽究古今之变,以进于昔之所谓知道者,而良甫亦未能也。
道者,天下共由之涂也。
使有人焉,以为我有是物也,将探而取之,而又曰我能得之矣,则其统已离矣。
老聃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又曰:「犹兮若冬涉川,豫兮若畏四邻」。
嗟夫!
聃遁世不回者,逊而委诸人可也,乃执而自有之若是之固欤!
良甫立朝,无党与,未尝示人以同异之迹,士大夫敬爱而不敢狎也。
方籍田时,以伪学斥士且尽,独不及良甫,然遂自乞外补。
后稍复收引,而良甫已先入为郎。
及兵议起,即被使出淮东
至兵罢而罹其祸者众,独良甫为无所预。
将用之矣,然亦竟不欲为容而去。
盖其出处之际可考者如此。
其治民考功,因旧循常,无所改作;
必有更革,尤务靖重;
所至皆安其政令。
良甫所长,当危疑未定之时,晓畅彼此之情以济国事;
会通翕合之日,协同贤材之类以新治功。
故不以一能一职为称,虽其可称,而亦不足为良甫道之也。
良甫平居严己恕物,不立岸限,后进晚学,幽人野士,有善意者,日满其门。
喜为诗,无风形月状浮劣之语,间出一二,摐然金石,有警于世。
卒年六十一,嘉定九年十二月七日也。
十年五月二日,葬于吴县羊山
夫人吕氏。
子继华,舒州观察推官
继显,丹杨,其夭也,先良甫四月。
或谓良甫之疾,由哭继显而然。
然则学道之力,无用于哀乐之间欤!
死生,命也,不以子审矣。
果以子也,东门吴之放,曾不如子夏之褊也。
良甫之道,非离人群而自逸也。
铭曰:
勿谓道存,迅疾不留;
非智能知,非力能修。
惟余良甫,少成于天;
古有今无,人十己千。
操其一机,以应万有;
竭海糜山,如屈伸肘。
余未及死,子胡遽亡!
视此铭者,淑人之伤。
嘉定十年四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