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故宣教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铭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八、《水心文集》卷一三、《四明文献考》第四三七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余友四明姚君洪卿,淳熙十年十一月十三日,终于苏州官舍,余哭送其柩出盘门。十二月十二日,葬鄞县阳堂乡延寿寺山,孤善长以状来请铭。于是善长七岁,而洪卿之死,涉四年矣。洪卿讳颖。曾祖阜,左迪功郎;祖孚,左奉议郎;父孝全,以承事郎致仕。洪卿淳熙五年策进士第一,授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出添差通判平江府,遂卒,年三十四。洪卿冲澹谨重,特有雅量。赐第时,余与之同谢,又同期集事甚久,余察洪卿不以喜累志也。洪卿之学,勤苦兼洽,其文精俊详实,然退藏抑损,常愿出人后。既得盛名,尤务审缓,不急暴所长。所历之官,皆人立欲以其材能自振迅者,而洪卿摧敛锋锐,若不敢有所为,其有所为,惟恐人以为能也。盖余复与之同官于吴,而见其志益明,业益习,论天下事无不尽,而最惓惓于当世所谓善人君子。余然后窃叹国家以科目求士,其偶然得之,而前辈巨人皆由此出,而洪卿器端识远,益进而未已,是其得人矣。士之一身与其父母兄弟妻子,皆系命于举选之得失,何也?以其荣悴异焉。故得者莫不自以为天与之,而又自以为一与者不复夺也。今天与洪卿之荣如此,而又夺之之峻如此,且并其父母兄弟妻子之望皆失之,何耶?岂天固爱之而固忍之耶?是殆有不可得晓者也。士之饬身厉行,不显于其时,则传于后而已。洪卿既首进士,为馆职矣,徒以得年之夭,故不大见,然犹当文有次,官有业,行有述,而善长皆不能言也,岂天之暂显之而终蔽之耶?是又特难晓也。呜呼!此余所以记其所知之大意,而不使洪卿之遂无传也!洪卿二男,曰善长,曰某。一女,曰某。夫人王氏,今丞相冀国公之子也。铭曰:
不以既与为通,不以复夺为穷。众人之荣,如埃随风。有孚其躬,长短必终。昭哉洪卿!妥矣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