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进故事1187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八八、《水心文集》卷二九、《水心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
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臣闻鲁为因旧之国,定公非开治之君,然其所问,犹欲求邦之所以废兴,且以一言为断,志如此其切,词如此其急者,盖当是时王道虽衰而未息,其君臣相与议论,尚能参稽于义理之初而未尽埋没于事为之末故也。
自禹承舜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伊尹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
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是则君臣各知难而任责,人主必舍己而求是,乃从古致治之本原。
春秋以来,几失之矣。
臣尝因孔子之对而论之。
夫推兴丧者治之理,而顺乐易者人之情。
然而克艰乃致易之原也,受逆乃得顺之门也。
人情见美而心好,即安而意悦,常欲以易求易而不知其难,以顺求顺而不知其逆也。
故因一易造百难,因一顺生众逆,轻则疑阻横生、怨谤满前,重则矛戟森起、杀戮相继,展转雠疾,靡所定止,而身与家国从之,乌得其顺且易哉!
治道有二:内理也,外事也。
事著而有方,故任之欲难,难则行,行则勤,勤则业广,积日累月而无事不举,非致易乎?
理微而无形,故察之欲逆,逆则止,止则思,思则理明,心融意浃而群疑冰释,非致顺乎?
外业广,内理明,治天下不能加毫末矣。
此「为君难」所以为「一言而兴邦」,而「唯其言莫予违」所以为「一言而丧邦」也。
臣观三代以前,君臣共治,无一事不难,无一语不逆。
如疆田畴,如作室屋,如利器用,无一苟且以就堕媮者。
及其功业光美,垂布简册,顺易孰大焉!
后之君臣,或有所更尝,有所容受,不必尽合,遂称治世,然其去古人则已远矣。
况于忽所难,趋所易,安所顺,舍所逆,以酖毒为甘美,而寝积薪之火者,可不畏孔子之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