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唐十六卫记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七五、《絜斋集》卷九、《南宋文范》卷四四
圆穹垂象,宿曜环峙,居氐之角,厥惟骑官,而羽林天军列阵营室、旄头、钩陈,拱布帝座,皆天子虎贲士,所以宿卫辅翼者也。
王者仰稽天文,故乘舆所在,爰备爪牙。
《周礼》宫正掌王宫戒令纠禁,夕击柝而比之。
秦立卫尉,汉有甘泉、建章、未央、长乐等卿,各董其官职;
又屯南北军于京师,周庐千列,徼道绮错,植铩垂𢧕,警夜巡昼。
郎官交戟,悉大臣子弟,以重其任。
武帝复置长水、胡骑八校卫,宣曲屯禦。
唐有天下,锐意兵政,初踵隋制,开十六卫。
武德五年,遂改左右翊卫左右卫府,骁骑卫曰骁骑卫府,屯禦二卫曰威卫,领军卫备身左右府
显庆三年,改左右府千牛
龙朔二年,卫骁武各省府字,改监门府曰卫,以威卫为武威武候卫为金吾千牛奉宸,后复曰千牛卫。
光宅元年,又以骁武威领四卫,为武威鹰扬、豹韬玉钤卫。
中宗即位,始定制不易,曰左右卫,掌宫禁宿卫,凡五府,外府总制焉。
折冲府骁骑番上者,受其名簿,以配其职,曰骁卫,曰武卫,曰威卫,曰领军卫,分掌翊卫
外府豹骑、熊骑、羽林之士,曰金吾卫,掌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
师田则执左右营之禁,大功役与御史巡行。
曰监门卫,掌诸门禁卫门籍,九品以上,月送籍于卫。
朝参奏对及仪仗出入,必阅其数,以器用入宫,则籍而判之。
千牛卫,掌侍卫仆御兵仗,朝会升殿列侍射,则率属以从。
卫有左右上将军大将军各一人,专判卫事。
将军二人副之。
属吏长吏录事,以为仓、兵、骑、胄四曹参军
武吏有中候、司阶、戈戟长,上合为员五百二十有四。
中郎郎将、三卫校尉、旅师队正,合七千六百二十有六,而士卒弗著。
呜呼!
亦云备矣。
时天下折冲逾八百府,皆挈其政,更休迭处。
居则扈从法驾,折中外未萌之变;
四方有警,命将帅之出征,事已辄罢。
高祖太宗致治之本而防微杜患之意也。
晋文之入也,无卫,驯致吕郤之难,微勃鞮之言,晋不国矣。
及秦伯遗纪纲之仆,国势既振,城濮一战而霸。
晋一侯国也,以三千之卒,而成败较然,况赫赫天子,可无军旅之容,环之毂下而壮国体哉?
惟十六卫之设,事大体重,有唐词宗相望,未闻援毫以识本始,诚阙文焉。
谨次叙往牒,追书为记。
若夫官制沿革,冗长特甚,纪事备成,不可以无述,故并采周、汉之迹而著之,以示后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