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边防质言论十事 其八 论军法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七四
《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
国容入军,则民德弱;
军容入国,则民德废」。
旨哉!
宽严异用,随所宜施,不可以相杂也。
军旅尚严,不严则法不立,何者?
兵,死地也。
人情谁不贪生而畏死,畏死之心重,则徇义之念轻,危机迫之,有走而已尔。
古人深虑焉,故严为之法,使人心晓然皆知进犹可以求生,退必不免受戮。
虽白刃如林,矢石如雨,无敢却者,法使然也。
夏、商誓师,敢有不恭,孥戮加焉。
周人大阅,斩牲,以左右徇阵,曰:「不用命者斩之」。
其严如是。
盖不如是则士不用命,无以取胜矣。
自昔盛时,以严为尚,岂非军容固当尔耶?
今所在云屯,兵非不众,而大军骄惰,缓急难仗,意者主将不严之故欤?
主将之所以不严,得非掊克之过欤,虚籍之多欤,奸弊日滋而无以服其心欤?
夫如是,故不得不宽。
宽弛之久,驱之战阵,谁肯尽力。
且夫债帅之弊,其来久矣,至更化而后革。
方其选用之初,固无所事,日月寖久,每患失之。
苞苴之交结,犹曩时之债帅也。
交结犹故,则掊克亦然。
上虐其下,下慢其上,虽欲以法齐之,其可得乎?
拔本塞源,痛革斯弊,所望于公朝也。
夫军情无常,畏将则不畏敌,畏敌则不畏将。
古之为将者,受命则忘其家,临阵则忘其亲,援桴鼓则忘其身,令发之日,坐者涕沾襟,卧者涕交颐。
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意,故畏将而不畏敌,人百其勇,所向有功。
今之人心,古之人心也。
将帅者,诚能立法自其身始,则三军之士,亦将畏将而不畏敌矣。
史称卫青勇于当敌,常为士卒先,霍去病常以壮士先其大军。
夫以元戎之主,不顾患难,以身先之,其谁敢不效死?
兹其所以为名将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