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淮东浙西递角违期奏绍熙五年闰十月 南宋 · 彭龟年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九九、《止堂集》卷五
臣闻邮传天下之脉络也。
人之脉络壅滞,则必病;
国之脉络壅滞,则必危。
故天下邮传,不可使壅,而边防为尤甚。
春秋时,秦将袭郑,郑商人遇之于滑,使遽告于郑,郑知而备之,故秦无功而还。
遽犹今之急递也。
汉赵充国上屯田奏,自金城长安,报下财七日
古人于边防邮传,其速盖如此,诚以备御寇侮,稍或稽缓,则国必受祸,不可忽也。
臣等误将使指,出迓金使,九月八日忽报盱眙奏,使人欲初十日过界,即乞陛辞出门。
及至盱眙,则知使人在境已十三日矣。
问之盱眙,则初三日泗州牒报,即时入粉牌递申朝廷。
粉牌递日行三百五十里,合以三日进奏院,今乃用六日,是违滞三日也。
据本军申,近日诸递违滞不特此尔,登极赦至本军迟两日十一时,金字牌至本军迟三日一时。
夫二者期限,比寻常文书,最急者也。
赦书、字牌尚且违之,则他可知矣。
边烽无警,偶不废事,然偷玩成习,万一不测,致失备御,其贻祸岂细也哉!
臣愚欲望圣慈特降睿旨,令枢密院劄下浙西、淮东两路,检察递铺所,根究违滞所在,特与究治吏卒,严加惩戒。
因而并下沿边州郡,将递铺时时警察,使不至违滞,以起边防之脉络,以为备御之先具,不胜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