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宜州通判舒元质志铭庆元五年十二月 南宋 · 杨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三、慈湖先生遗书补编、《舒文靖公类稿》附录卷下、《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七
庆元五年己未九月二十九日,友人宜州通判舒元质氏卒。
讣闻,某哭诸寝门之外,既而奔奠于元质之庐,又哭,尽哀而反。
十有二月望,厥子将卜兆于嵩溪里之公棠山,使以窆期告且徵铭焉。
简哭而对诸使曰:「某尚忍为元质铭也哉!
弱壮而为执游,强而茅拔于春官,艾而期伸执于寀服。
今迨颐而遂永诀矣。
某尚忍为元质铭也哉」!
使速之曰:「弗铭,何以掩夫子于幽」!
乃拭袂而序以铭之。
元质讳璘
其先皋陶庭坚之后,三代时国于舒,舒亡而其裔即以国氏,世望庐江
十三传邵,为阜陵长。
又廿三传而元舆,相唐。
元褒司封员外郎,褒子守谦以伯父甘露之变,徙居于越。
再传而迁四明奉化
善积庆馀,更四叶而实娠元质之大父宣议郎卞,文才武略,名冠一时。
建炎中,御金有功,鹏举岳公招而置之幕下,乡人铭绩焉。
父曰黻,由进士历官通直郎,后以明堂恩进秩承议
元质生而敦朴,得子渊之愚,道心融明,所觉非思。
一时师同门、志同业者,则某与沈叔晦袁和叔也。
元质于书无所不贯,尤精于毛、郑《诗》。
游上庠,为南轩识荆。
乾道壬辰进士第,擢信州教授
随丁承议忧,易丧诚信,哀毁骨立,孝友声益彰。
服阕,特差充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
载迁教授新安,愈自磨励。
其于晦翁东莱南轩及我象山之学一以贯之,新安之士执经而问难者堂溢阶充,两端不竭不怠。
风雩亭以自娱,其万物同春气象,或狂点不得争殿最也。
时世故纷糅,天灾沓臻,国病于需,民艰于食。
元质纬不暇恤,忧常在公。
于是议常平、商盐政、经荒策、论保长,凡为书若干章,上之刺史守、尉,其采而试者,效辄响应。
当道廉而贤之,曰:「文学、政事两擅其优,是为天下第一教官,岂宜投置閒散」?
乃擢令平阳
平阳之民沐元质之德者咸兴「谁嗣」之歌。
三载考绩,迁宜州通判
元质以仕路颇,拜命便归。
未果即行,遽梦两楹之奠。
元质生于绍兴丙辰九月廿八日巳时,至是卒,享年六十有四。
元质在徽,贤声籍籍。
中书密府贵人交口荐誉,咸欲出自己门。
元质澹然于声利之场,惟道德性命是究。
其于津要无寸楮及,故材不得尽其长,道不得大其用,而竟以别驾终。
韩退之子厚之文曰:「使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呜呼,退之可谓知子厚之深矣!
吾与元质也亦云然。
元质兄弟七人:长曰琬,进士福州签判
次曰琰。
次曰球,进士颍州太守
次曰琳。
次曰琥,任国学。
次曰,是为元质
季曰琪。
琪与琥俱游象山陆君之门。
配童氏,即奉议郎大定持之之女,早世,无所出。
继娶于汪迪功季颜,生子五人:曰钘,叔晦婿。
曰钲,娶袁氏。
曰铣,某女女焉。
曰锴,娶赵氏。
曰鐻,和叔之婿也。
孙男俱幼。
铭曰:
猗欤元质,道心恳臸,诱也匪牵。
乐恬箪瓢
隙庐萧萧,铿然诵弦。
挼铎挼铎,有勋其爚,百里大贤。
维藏之石,某最其迹,永永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