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书表轴 南宋 · 杨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二○、《慈湖先生遗书续集》卷一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于河梁而观焉。
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不能道,鼋鼍不能居。
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流止之曰:「此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鼋鼍不能居也,意者难济也」。
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
孔子问之曰:「巧乎!
有道术乎?
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
丈夫对曰:「始吾之入也忠信,及吾之出也亦忠信。
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
子曰:「二三子识之,水犹可以忠信之身亲之,而况于人乎」?
某读此,不胜起敬,而叹曰:有如此切至之言,先圣许可,而诸儒未有表而明之者。
甚矣夫,道之不明也!
不惟此章,虽孔子「主忠信」之旨,亦未闻有发而挥之。
忠信之为德也,至矣乎!
忠信之心,人皆有之。
忠信无他奇巧,亦无思虑,直而行之,此正孔子所谓「天下何思何虑」者。
其曰「主忠信」,言乎所谓主本者忠信而已。
忠信乃大道之异名,而人不悟也。
丈夫者得全乎忠信,故出入乎波流之中若神。
使微起计度意虑,即私矣,即不实直矣。
忠信之为德也,至矣乎!
禹履遗而不取,冠卦而不顾。
《淮南子》以为禹之趋时然也。
陋哉!
淮南以己度圣,不知其诬也。
孟子曰:「禹行其所无事」,此语近之。
要之,禹之心岂言意之所能尽?
禹之心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