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黄文叔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四、《止斋先生文集》卷三六、民国《瑞安县志·文徵》卷一
三监班固说非是。
商都六七迁,皆夹河,是后东徙朝歌
周自岐雍兴,初务抚定,凡东诸侯,尝为商畿甸近服者,皆命之三母弟。
自荆以南,蔡叔监之;
管叔河南,霍叔河北
蔡,故蔡国
管,则管城
霍,所谓霍太山也。
其绵地广,不得为邶、鄘、卫明甚。
三监诛废,晋、卫始皆为诸侯。
盖有管、霍之地,而蔡尝空置矣。
后以命其子仲,其他则齐、鲁、燕二三大国,州牧之境,总之《周南》、《召南》也。
当文、武、成、康之盛,天下有《二南》、《国风》而已。
江沱汉汝诸诗,不言其封君,《甘棠》虽美召伯,而不系之召。
是时安得所谓十三《国风》者哉?
《国风》作而《二南》之正变矣。
邶、鄘、曹、郐,特微国也,而《国风》以之终始焉。
盖邶、鄘自别于卫,而诸侯始无统纪。
及其厌乱思治,追怀先王先公之世,《匪风》《下泉》,有若曹、郐然,君子以为是《二南》之可复,世无周公,谁能正之?
是故以豳终《风》。
以邶、鄘尝统治于卫,既得之矣。
以其封灭不见于传,疑为虚置之国。
且诸侯封灭,不见于经传,何独邶、鄘(《春秋》亦无鄘。)
是不足惑也。
虽然,以为周公封建之说,则又不敢不告。
且《周官》封建,自郑氏汩乱之,而其书迄不见信于世。
古者建国,率小大相维,其边国,皆大国也。
故寰内则以家邑、小都、大都为中外之差;
寰外则以诸男、诸子、诸伯、诸侯、诸公为中外之差。
《禹贡》亦云: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
以一服为率,正此说也。
郑氏考之不详,辄以《大司徒》测地制域,以建邦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是为分地。
推之他书,不能合,则有夏、商三等,周更置五等之说,则有周公斥大九州之说,则有其半皆附庸之说,则又有爵尊而国小,爵卑而国大之说。
至于改定经文,以七伯为十一伯之类,臆决弥甚!
数说不暇尽论,凡试以《典命》、《司服》、《大行人》、《司仪》诸文考之,则封国三等,至周公不变。
其小异者,公一位,诸侯、伯一位,子、男同一位耳。
盖周未有爵为公者,必若宋杞而后为公。
周、虞皆为天子三公而称公,非有其国。
而子、男独多。
职方氏》云:凡邦国千里。
千里云者,以每服相距言之。
以其方五百里封公,则四公;
方四百里,则六侯;
方三百里,则七伯;
方二百里,则二十五子;
方百里,则百男。
且周未有封公者,则通一服之地小大、国之多寡,以是准。
凡为侯、伯,毋过十二三,子倍之,男又累倍之。
其在经传,晋为甸侯,曹为甸伯,班班可考。
他如颛臾在邦域,鄫无赋于司马者,何可胜数?
而附庸不与。
先儒以八州为千八百馀国,缪。
以《春秋》仅有一百六十馀国,亦缪。
仆固曰:惟贾生最得其意。
司马迁以下,往往为经生所乱,不敢不告也。
至如乘车之限,禄食之等,无足深言者。
且书不能悉,计高明必有以推见之。
区区所陈,勿为他人道。
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