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两宫奏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三○、《攻愧集》卷二三
臣某等昧死再拜,上疏至尊寿皇圣帝陛下、皇帝陛下:臣等窃惟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
而况万乘之贵,两宫之尊,崇高莫大,慈孝兼全,在于臣子何敢容喙?
伏见嘉祐中英宗皇帝嗣极之初,慈圣光献皇后垂帘听政,天下安危之机,实在于此。
司马光不胜爱君忧国之心,上疏英宗,则专陈子道
上疏慈圣,则专论母慈。
又虑母子未能深属,或有疑阻,遂并以一疏上之。
慈圣之慈,英宗之孝,终于无间,顾岂臣下之力?
然光之心出于至诚,未必无助。
臣等是敢仰慕先正,竭尽区区,共为一疏,上干两宫,伏惟圣慈俯垂听纳。
臣等闻圣人之德无加于孝,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为天子父,慈之至也;
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高宗以天下授之寿皇,寿皇以天下授之皇帝,为天下得人而宗社尊安,孝之大者也。
前则寿皇尽孝于高宗,今则皇帝尽孝于寿皇。
以天下养,孝之尤大者也。
内禅之盛,自尧舜以来,未有如今日者。
再世揖逊,不待倦勤,辉光今古,震耀夷夏。
若寿皇享为天下得人之福,皇帝尽以天下养之孝,则天地祖宗垂佑于上,臣民夷狄厌服于下,非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者乎?
今日之事,父子至亲,虽非嘉祐之比,然司马光之言,有切于事情者。
其略曰: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盖言诚信纯至,表里著明,而他人不能间也。
孟子曰:「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
盖言骨肉至亲,尚以恩意相厚,不尚较锱铢之是非也。
今日之事,或见于此。
虽天性无间,本无可疑,岁月寖久,颇见形迹。
臣等欲望皇帝深思孔子之言,寿皇无忘孟子之戒。
万一奸人欲有关说,涉于离间者,显行诛斥,以明示天下。
日遣使介,交驰两间。
重华笃慈爱之仁,南内尽爱恭之实。
夙整法驾,视膳问安,及清和之时,讲恭请之礼,或邀迎于内庭,或娱侍于禁籞,使都人拥观,万国欢舞,破群情之惶惑,消众口之谗谤。
两宫慈孝之道昭明于时,传诵于后,和气嘉生,充塞宇宙。
变愁叹为讴吟,化骄阳为甘泽,岂不盛哉!
岂不快哉!
臣等欲望两宫同降指挥,指日顺动。
寿皇为宴设之具,皇帝当奉养之仪。
驩欣交通于未见之先,慈孝翕合于无疆之久。
于万斯年,燕及中外,天下幸甚,社稷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