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馆职备对劄子 其三 南宋 · 唐仲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六、《悦斋文钞》卷一
臣闻崇儒纳谏,人主之大利,而小人之所甚不利也。
自古闻以不用儒削,未闻以用儒乱;
闻以不听谏亡,未闻以听谏危。
盖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政贵其上,莫若儒;
明是非,辨邪正,察乎几微而消于未然,莫若谏。
儒用谏行,则国家之根本强固,人主之耳目聪明。
彼小人方无所容而何利于此哉!
故必煽为邪说,以上惑主聪,下沮清议。
儒者固无非之可指,谏者固无罪之可名也。
然儒者必谈王道,其论似迂阔;
谏者必进苦言,其迹似矫激。
小人欲涂人主之聪明,蹶国家之根本,未有不以此藉口者也。
訑訑之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
士止于千里之外,而况迂阔矫激之说乎?
仰惟陛下降意儒术,虚怀谏诤,前古帝王,盖未有先之者,一时士大夫,亦宜知儒雅忠谠为先。
然臣复至辇毂,已经二年,每聆缙绅之论,咸曰:「毋谈王道,时将以汝为迂阔;
毋进苦言,时将以汝为矫激」。
臣始闻而骇之,以为圣明之时,安得斯言至士大夫之间?
安知不有真儒忠谏闻此而退藏者?
非朝廷之福也。
然以臣所亲闻质之,则二说决不出于陛下之圣意。
臣之先臣某,仕宦三十年,不离校官,晚蒙陛下擢置风宪,不爱躯命,空臆尽言,正世俗所谓迂阔矫激者也。
然而每一进见,必蒙陛下温言俯接,乌台章奏,十可其九,最后论疏虽未即行,不踰数月,亦已追用。
此先臣所以抱病危惙,犹惓惓于教忠也。
然则今日缙绅之议,其不出于陛下之圣意必矣。
然而邪说已炽,人心已摇,非如臣辈世受国恩,不能无疑。
陛下欲决天下之疑,使真儒忠谏不惮于进,是非号令刑罚之所能及,亦修其在我而已。
臣愚无识,窃见比年经筵之讲读颇稀,台谏之论列罕用,妄意邪说之所自起,或由于此。
伏望陛下数御经筵而精其选,优容台谏而听其言,诚意既孚,群疑自判,使儒者愿立于朝,谏者不爱其死,实祖宗之福,生灵之幸,岂惟微臣。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