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奉使淮西虞丞相 其一 1171年12月19日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九、《浪语集》卷一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
某过蒙庙堂期遇,俾将使指,节中行迈匆匆,遂失拜违,感恋依依,言不能尽。
已而驱驰道路,无缘奏记主书,非惟不敢,亦不暇,不知蒙下察否?
某区区行役,昨缘水涸胶舟,遂自毗陵陆行,以十二月三日牛渚八日合肥,与帅漕谋行视圩岸,并治申请行移文字。
十五日西迈,十九日固始
所见牛渚以北绝无流移之人,闻合肥颇有之,赵帅先已安集。
西入六安、霍丘之境,稍依冈垄去处,往往有饥民寓居,至平地则无之。
某问县官总首,皆言安丰之境,主户常苦无客,今岁流移至者争欲得之,借贷种粮与夫室庐牛具之属,其费动百千计,例不取息;
饥民未及播种,樵苏烧炭、割漆采茶之利,已皆糊口自足。
若平地则无此,以故山间猥集,所至如归。
主户不欲以增客户闻官,极难根刷所申之数,由此不多得之。
某询之流民,皆言淮南甚乐,谕以官庄之说,望然莫之应。
安业已尔,扰之徒费,且在民犹在官也,不足复勤君相之念。
固始亲见,大与所闻不同,某既蒙望以不欺,不敢不以实告。
某出都之后,即闻夹淮争为招集之传,至谓南北之民往来如织,及抵固始,始得其详。
盖缘北方郊祀赦文,有向来被俘之人能自拔者,放免五年差税之说,郡县遣人持榜唱言境上,实未闻有应之者。
光州所申今年归正北人在固始者百十二户,其实本无一家。
守臣宋端友趋朝,议将迁之内地,漏言于外,人情大恐。
某循抚,争持状诉道周,反复其辞,稽诸闾伍,莫非隆兴以前来者。
九月间,郡中遣吏下县抄劄,密令保正总首妄作今年供具,不使知之,及冬至前,使人分俵由子,令至郡仓给粟。
在村落者去郡之远,例多愚氓,或虽受之,皆未之请。
居坊郭者则辞由子不受,亦能诣某自明。
惟有卫世安等五家,以十一月间过淮,颇言有贩牛往干事者,泄于畿县,卫等皆其辞所连逮,却不在元申数中。
某不免为数日留,与帅漕司所遣属官高夔张唐卿等不惮寒雪劳苦,各驰数十百里,亲至村落视之。
其归正人则前所言是也。
江南流移之人初不及浮光境,郡县所申之数有是有非。
颇有去冬今春转移之人,其实渡江已久,此其是者。
浮光比岁不稔,谷价高过常年四倍。
盖光之市用钱,旧以四百为贯,米石一千,今为钱千六百矣,主家虽有招客之意,如不足何?
饥民逐熟投主,岂肯却之不稔之地?
即此其非自见,不待缕缕言之。
颇闻浮光亦有今年归正之人,不过续来所申一二十辈,容见端的,具以实闻。
某平生不解谬言,妄意人情之不相远,诞谩不谓无有,然亦谁敢施诸君父之前?
及观光州所为,为之懊叹累日,何意剖符之守,有此欺天之事,听言信行之悔,圣人不吾欺矣。
边吏如许,惧非保圉之道。
他有闻见虽大于此,非使事本指者,某不敢轻僭陈述。
九重之内,未易周知,万里之情,聊举一隅,可以概见,启沃之际,丐力陈之。
庸人动自多营,敢为诳妄,每每如是。
某孤陋之迹,百执都非旧知,固知发人之奸,必履危地,然而忠愤所激,俯仰无愧。
上赖朝廷之知,必能察其所怀,恃此以无恐尔。
庐州三十六圩,非独农亩之利。
某与赵守等已委路钤张青等起盖庄屋,逐旋招诱流移实之。
张青旧为张循王管庄,熟于田里间事,尝与高夔献议。
圩中占地甚广,然颇低下。
若因浚沟行水,就为千河水寨,可为合肥重险。
窃尝语以治田自可为之以渐,何承矩蓼花之会,宜当按以为法,由是未敢列上其议。
以其愚见,合肥城栅江横贯其中,西南平冈高瞰城内,观于新城之筑,韦睿引肥之战,不得不为过虑。
则今千河之浚,因低据水,为立斗门,以司宣节,所以保固者一举兼得,亦保淮一助也,更丐钧察。
比来打围之虏,稍稍近淮,久未解严,浮光人情甚恐。
又闻沿淮挑濠立铺,表里上下相接,每铺十卒,枪牌一人,弓矢九人。
齐人敲冰备周,想亦不过如此,威行沙漠,于此可见。
然使敌人无事见备,固为古人长策,有谋人之心,而使异邦疑之,难以速得志矣,愿赐深念。
某此来淮甸,观于山川险易、事态物情,始知天下之事皆难隃度造化。
财成之意所以加于鄙陋者不浅,诚深感戴,未易言之。
馀俟前途,随事申禀。
尚赊侍见,敢乞上为宗社斯民调燮和粹,傒候公师之拜,用副舆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