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迪功郎致仕王君墓碣铭1183年8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二、同治《德兴县志》卷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淳熙十有一年秋八月迪功郎致仕番阳王君彦晖卒。
冬十月,葬其家山先茔之右。
既卒哭,其子安墨衰绖走谒予于建安潭溪之上,拜泣且言曰:「安不天,往岁失吾母,东莱先生既不鄙辱而铭之,今重不幸而失吾父,则东莱亦既没矣。
兄弟聚谋,大惧不朽之托无所于归,敢使安也介东莱之文以为重,而谋于下执事
惟吾子之有以哀之也」。
予以病衰,久废笔砚,四方知旧文字之属所拒者无虑数十家。
既以例谢不能,而视安之来,布衣蔬食,重趼十舍,踰越险阻,蒙犯霜雪,所以不死其亲之意,有非人所及者,不忍使之徒手而归也。
且吾伯恭父之病矣,而亦既铭其母焉,我其得辞之耶?
则应曰诺。
于是安乃出其友安远节度掌书记章洙之状以视予曰:王氏唐末避地,始为饶州德兴人
中有名申甫者,以能雅歌,补郡博士弟子员。
晚岁教授县东三十里所曰柘溪者,乐其山水之胜,却诸生岁时脯脩而易其地以居焉。
生四子,其仲曰畿,隐居自放,里人高之。
其后子孙益蕃昌,遂尽有柘溪地,人因以里名其家。
畿生之纯,之纯生居立,君居立之子也。
字子充,少孤,自植立,以勤俭持家。
娶程氏,生四男子,曰宾,曰安,曰宪,曰宗,皆教之学,斥家赀为市书史、聘师儒。
日酿为具,博延四方名士,使与之接。
虽殚货诎力不计。
既而安业独先就,乡里父兄贤之,多遣子弟从之游。
郡有司亦以其程试应书再送礼部,未第。
会天子奉觞德寿宫,劳赐耆老,而君夫妇皆以安故相先后得官封。
君卒时年七十有二,四子皆俨然服儒冠。
独两女前卒,而孙男女已十有四人矣。
君性修洁,严重不苟。
所至必拂拭正席乃坐,及将去,犹徘徊周视乃行。
生平谨礼,比老虔。
乡邻庆吊必先,虽幼贱必躬造。
族姻有丧,戒门内毋食肉,以属亲疏,为日久近有差。
轻财好施,乐成人之美。
人有未善,苟知之必告,虽以贾憎不自悔,更为窃叹如己忧。
其嫁姜氏二女事,则伯恭父已书之程氏之墓矣。
盖君之志而其室有以相之也。
予虽不及识王君,然既嘉其子之能修身以幸于先生君子也,又哀其能始终勤剧以觊显其亲于无穷也,而既诺之矣。
今又观于王君之行事如此,盖亦庶乎孔子所谓十室之忠信者。
是以三复其书而叹息焉,因辑其事而诗之,俾归刻墓上,既以表王君之德,而又申伯恭父之遗意,以厉其后之人。
其诗曰:
鹿鸣先生诗礼传,荒此柘溪祀邈绵。
逮君教子子能贤,千里丐我铭君阡。
至哉我友授子言,皇皇业业无穷年。
眇思所属非华轩,有能力此荣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