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卧龙庵1180年11月28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九、《方舆胜览》卷一七、正德《南康府志》卷八、《庐山纪事》卷五、《古今游名山记》卷一一、《名山胜概记》卷二四、《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四一、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一、一二五、同治《南康府志》卷三、《南宋文范》卷四三、《忠武祠墓志》卷五、《庐山志》卷六、《庐山志》副刊之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
卧龙庵庐山之阳五乳峰下,予自少读龟山先生杨公诗,见其记卧龙刘君隐居辟谷,木食涧饮,盖已度百岁而神清眼碧,客至辄先知之,则固已知有是庵矣。
去岁蒙恩来此,又得陈舜俞令举庐山记》者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
至于幽深险绝,皆有水石之美也。
此庵之西,苍崖四立,怒瀑中泻,大壑渊深,凛然可畏。
黄石数丈,隐映连属,在激浪中,视者眩转,若欲蜿蜒飞舞,故名卧龙
此山水之特胜处也」。
于是又知其泉石之胜乃如此。
间以行田,始得至焉,则庵既无有,而刘君亦不可复见。
独其泉石之胜,不可得改。
然其壮伟奇特之势,则有非陈记所能彷佛者。
余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坏之馀,而又幸其深阻夐绝,非车尘马迹之所能到,傥可得擅而有也。
已上章乞解郡绂,乃捐俸钱十万,属西原隐者崔君嘉彦因其旧址缚屋数椽,以俟命下而徙居焉。
既又缘名潭之义,画汉丞相诸葛公之象寘之堂中,而故友张敬夫尝为赋诗以纪其事。
然庵距潭犹数百步,步乱石间,三涉涧水乃至。
至又无所托足,以寓瞻眺,或乃颠沛而反。
因相其东崖,凿为磴而攀缘以度。
稍下,乃得巨石横出涧中,仰翳乔木,俯瞰清流,前对飞瀑,最为谷中胜处。
遂复作亭于其上,既以为吏民祷赛之地,而凡来游者,亦得以彷徨徙倚而纵目快心焉。
于是岁适大侵,因榜之曰「起亭」,以为龙之渊卧者可以起而天行矣。
然予前日之请,迄今盖已屡上,而竟未有得也。
岁月飘忽,念之慨然,乃叙其作兴本末而书之屋壁。
来者读之,尚有以识予之意也。
淳熙庚子冬十有一月丙辰新安朱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