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程沙随帖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四、《晦庵题跋》卷三、《古今图书集成》字学典卷七九、同治《饶州府志》卷三○、同治《乐平县志》卷二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离骚》九章云:「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说文》:「欸,应也,亚改切,又焉开切」。《史记》范增撞破玉斗,曰「唉」!《说文》:「唉,膺也,乌开切」。二字音义并同,如「叹」与「叹」、「欬」与「咳」,实一字耳。其声则皆楚语也。故元次山有《欸乃曲》,而柳诗亦用此二字,皆湘楚间作。柳文旧本作「霭袄」音,上字正协亚改之声。《集韵》亦于「皆」韵收「唉」字,「海」韵收「欸」、「唉」二字为一,其说盖与《说文》不异。但「乃」字之读如「袄」者,未有考耳。近世乃有倒读之者,又或写「欸」为「款」,则其误益甚矣(《欸乃歌》)。
唐肃宗中兴之业上比汉东京固有愧,而下方晋元帝则有馀矣。故许右丞之言如此,盖亦有激而云者。然元次山之词歌功而不颂德,则岂可谓无意也哉。至山谷之诗,推见至隐以明君臣父子之训,是乃万世不可易之大防,与一时谋利计功之言,益不可同年而语矣。近岁复有谄子妄为刻画以谤伤之,其说之陋,又许公所不道,直可付一笑云(《浯溪诗》)。
颜公刚毅忠烈,得之天资,与其学之不纯而谄道佞佛自不相掩。有志于道者,师其所当师而戒其所可戒可也。浅闻卑论,易以溺人,不足为法,览者详之(《麻姑山诗》)。
余少尝学书,而病于腕弱,不能立笔,遂绝去,不复为。今观沙随程丈此卷饶娥一纸,盖有意于黄绢之碑者,亦可爱也。饶娥故居小庙在乐平县东二十馀里,余尝特往沃茗酹之。䨥阙已不复存矣,因语州县宜增葺之,且为请敕额、列祀典,而莫有应者,甚可叹也(《辨饶娥》)。
余尝为沙随言,《孝经》独篇首六七章为本经,其后乃传文,然皆齐鲁间陋儒纂取《左氏》诸书之语为之,至有全然不成文理处。传者又颇失其次第,殊非《大学》、《中庸》二传之俦也。程丈报书云:「吾尝闻之玉山汪公,亦若吾子之言是也」。今览其手书遗论,因记其语于后云(《孝经论》)。
庆元戊午十一月二十六日,刘用之为刘伯醇携此卷来求跋,为书以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