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韬仲(问目)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四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炳以为理当死而求生,是悖理以偷生,失其心之德也,故曰害仁。
理当死而不顾其身,是舍生而取义,全其心之德也,故足以成仁。
比干谏而死,夫子称其仁,所谓杀身以成仁也。
虽死不顾,只是成就一个是而已。
使比干当谏不谏而苟免于难,则求生以害仁矣,未知是否?
此说得之
然更要见得失其心之德、全其心之德各是如何气象,方见端的。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何故不及仁?
更思之。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之人多以姑息为恕,且自居官者言之。
为州县则不敢击豪彊,为监司则不敢按赃吏,为台谏则不敢排奸慝,为宰相则不敢退小人,皆自以为恕,而不知恕者,如心之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岂姑息之谓乎?
夫仁者,谓之能好人可也,而孔子兼能恶人言之。
炳谓恕字亦当如此体认,未知是否?
此说固善,然被排击、遭按退,决非己心之所欲。
今乃欲施于人,又何以为如心乎?
请更推之。
「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庄敬者,礼之容也,两句意疑相重。
炳谓端庄不慢者,敬心之发,躬行之事也。
所谓礼者,化民成俗之具,若为之冠昏丧祭之品节,以教民孝弟者是也。
未知是否?
「动」犹「动民以行不以言」之「动」,礼只是在己者。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集注》之说曲折虽多,然词意精密,发明圣人勉人为仁之意最为紧切有功。
《或问》节取范氏之说,词虽平而意则缓,且未见「蹈仁而死」一句,与上文不相应。
如范氏仁不伤人之说,则与上句不合。
程子杀身成仁之说,与上句合矣,而地位不侔。
炳谓不如《集注》之说,未知是否?
杀身成仁、蹈仁而死同异如何?
更思之。
阳货之恶如此,圣人恐无不终绝之意。
时其亡而往者,亦非欲其称,盖终不欲见之耳。
遇诸涂者,乃不期而会,不可得而避,非得已也。
未知是否?
恐未然。
伊川先生云性即是理,炳谓所谓理者,仁、义、礼、智是也。
未知是否?
四者固性之纲维,然其中无所不包,更详味之。
子曰:「性相近也」,又曰:「惟上智与下愚不移」。
夫人之气质虽有偏正昏明、纯駮厚薄之不齐,然禀生之初,未甚相远也,故谓之相近。
至于上智之所以为智,下愚之所以为愚,亦皆其气质使然。
既谓之相近矣,何故又有上智下愚如是之悬绝也?
气象虽相近,然亦有如是悬绝者。
盖既曰气矣,便有此不同,不足怪也。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集注》云:「匏瓜系于一处而不食物」。
古注云:「言匏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
吾自食物,当东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滞一处」。
然匏瓜未尝不可食,而谓之不食物,何也?
不食谓不求食,非谓不可食也(今俗犹言无口匏,亦此类。)
公山佛肸之召,诸家之说善矣,愚必以杨氏解佛肸章为得其要。
盖公山之召而子路不悦,夫子虽以东周之意谕之,而子路之意似有所未安也,故于佛肸之召又举其所闻以为问,其自信不苟如此。
学者未至圣人地位,且当以子路为法,庶乎不失其亲,不可以圣人体道之权藉口,恐有学步邯郸之患也。
未知是否?
得之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横渠先生之说所以与诸家不同者何故?
若曰告之教之则是为之也,说得「为」字太重,经意恐不然也。
未知是否?
为犹学也。
「今之愚者,诈而已矣」。
智则能诈,愚者本无智巧也,何故能诈?
如狂不直、侗不愿之类。
「予欲无言」,盖夫子以子贡专求之于言语之间,告之此以发之。
子贡未能无疑,故夫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盖欲其察之于践履事为之实也。
程子所论孔子之道如日星一段,虽引「无言」之文,然其大意却似说无隐之义。
至其言,犹患门人未能尽晓,故曰:「予欲无言」。
夫恐其不能尽晓,当更告之,而曰「予欲无言」,何也?
或曰「予欲无言」一章实兼「无隐乎尔」之义,盖四时行,百物生,所谓无隐也。
程子之说盖推明夫子启发子贡之意,欲其求之于践履事为之实者。
未知是否?
恐人不能尽晓而反欲无言,疑得甚好。
更熟玩之,当自见得分明也。
「四时行、百物生」两句自为体用,盖阴阳之理运行不息,故百物各遂其生。
圣人之心纯亦不已,故动容周旋自然中礼。
未知是否?
有此意。
宰我游圣人之门而有短丧之问,不类学者气象。
诸家之说或谓至亲以期断,而宰我欲质其所知,有疑而不敢隐,所以为宰我,盖欲闻其过也。
炳以为宰我在圣门虽列于言语之科,然哀公问社,而有使民战栗之对;
方昼而寝,夫子有朽木粪土之讥。
观其地位如此,则宜有短丧之问也。
未知是否?
短丧固是不仁,然其不隐不害为忠信。
此一事而兼有得失,得失又有重轻。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圣人立言之意,固是勉人及时进德,然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苟有特立独行之士,不徇流俗,众必群嘲共骂,何为而不见恶?
学者亦不可不知也。
未知是否?
见恶亦谓有可恶之实而得罪于能恶人者,非不善者恶之之谓也。
柳下惠三黜而不去,其言若曰:「苟以直道事人,虽适他国,终未免三黜。
若肯枉道事人,自不至三黜,又何必去父母之邦」?
观其意盖自信其直道而行,不以三黜为辱也。
此其所以为和而介欤。
若徒知其不去之为和,而不知其所以三黜者之为有守,未足以议柳下惠也。
未知是否?
得之
接舆而过孔子,盖欲以讽切孔子
孔子欲与言之,则趋而避之。
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固将有以发之,而二人不答所问,傲然有非笑孔子之意。
至于筱丈人知子路之贤,则止子路宿,杀鸡为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其亲之厚之如此。
孔子使子路反见之,则先去而不愿见矣。
数子者若谓其无德而隐,则佯狂耕耘以避乱世,澹然不以富贵利达动其心,而确然自信不移,若有所得者。
若谓其无故而隐,则危邦浊世,道既不行,亦未见其必可以仕也。
特其道止于归洁其身,而不知圣人所谓仕止久速者,知所谓无可者矣,而未知所谓无不可者也。
故其规模气象不若圣人之正大。
若以素隐行怪视之,愚意未知是否。
无道而隐,如蘧伯玉、柳下惠可也。
被发佯狂,则行怪矣。
沮、溺、筱亦非中行之士也。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而不去」。
所谓降志,如不去之类;
所谓辱身,如三黜之类。
然圣人列之于逸民者,不知于何处见得柳下惠遗逸处?
见上。
「君子不施其亲」,谢氏曰:「对报之谓施。
如亲党,特无失其为亲而已,岂有施报往来之意也」?
谢氏之意不明。
窃意其说若曰,君子所以厚于亲党者,特欲不失其亲亲之义而已,岂有施报来往之意?
犹言其岂望施报来往也,其说与经文不通。
炳所录《或问》解此段内有两句云:「人之所以害其亲亲之恩者,其失在于望报而不在于施」。
炳谓「施」字上漏却「不」字,未知是否?
谢说不通,故《或问》中辨之,文意分明,不脱字也。
明道先生云:「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
人生而静以上何故不容说?
才说性时,何故已不是性?
未明其旨。
不容说者,未有性之可言。
不是性者,已不能无气质之杂矣(《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九。又见《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四七。)
得失:原缺,据宋闽本、宋单刊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