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超宗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六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五、《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四、《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一
示喻向来鄙论有未尽者,甚善甚善。
但为学虽有阶渐,然合下立志,亦须略见义理大概规模,于自己方寸间若有个惕然愧惧、奋然勇决之志,然后可以加之讨论玩索之功、存养省察之力而期于有得。
夫子所谓志学,所谓发愤,政为此也。
若但悠悠泛泛,无个发端下手处,而便谓可以如此平做将去,则恐所谓庄敬持养、必有事焉者,亦且若存若亡,徒劳把捉,而无精明的确、亲切至到之效也。
但如彼中诚是偏颇,向日之言正为渠辈之病,却是贤者之药恐可资以为益耳。
以今观之,政不必尔,但将圣贤之言事理就己心上作一处看,随得随守,则久之须自有开明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