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吕子约九月十三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三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八
日用功夫不敢以老病而自懈,觉得此心操存舍亡,只在反掌之间。
乡来诚是太涉支离,盖无本以自立,则事事皆病耳。
来喻拈出刘康公语,甚善甚善。
但上面蹉却话头,恐亦是义理太多,费了精神,故向里时少耳。
《诗》说久已成书,无人写得,不能奉寄。
亦见子约专治小序而不读《诗》,故自度其说未易合而不寄耳。
谓变《风》止乎礼义,其失甚明。
但若只以小序论之,则未见其失耳。
读古人书,直是要虚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应。
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
《易》书似已纳去,何为未见?
恐此误记,后便喻及却纳去。
此亦是见近日说者多端,都将自然底道理穿凿坏了,固不得已而出之耳。
子约教学者读《礼》,甚善。
然此书无一纲领,无下手处。
顷年欲作一功夫,后觉精力向衰,遂不敢下手。
近日潘恭叔讨去整顿,未知做得如何。
但《礼》文今日只凭注疏,不过郑氏一家之说,此更合商量耳。
斋中见作如何理会?
必有一规模样辙,因风幸示一二也。
又闻讲授亦颇勤劳,此恐或有未便。
今日正要清源正本,以察事变之几微,岂可一向汩溺于故纸堆中,使精神昏弊,失后忘前,而可以谓之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