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程允夫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一五
龟山曰:「宰我问三年之丧,非不知其为薄也,只为有疑,故不敢隐于孔子」。
只此无隐,便是圣人作处。
龟山之意当是如此。
然圣人之无隐与宰我之无隐,亦当识其异处。
伊川舟行遇风,端坐不为之变,自以为诚敬之力。
烈风雷雨而舜不迷错,其亦诚敬之力欤?
舜之不迷,此恐不足以言之。
善为说辞,则于德行或有所未至。
善言德行,则所言皆其自己分上事也。
此说得之
「善与人同」,以己之善推而与人同为之也。
「舍己从人」,乐取诸人以为善,以人之善为己之善也。
此说亦善。
贤贤、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此四者皆能若子夏之言,可以言学矣。
然犹有「虽曰未学」之语,若犹赖乎学者。
盖虽能如是而不知其所以能如是者从何而来,则所谓行之而不著、习矣而不察者也。
此句意思未见下落,请详言之,方可议其得失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故人不可使之无廉耻。
无廉耻则无以起其好义之心,若之何而可化?
圣人之于民,必使之有耻且格者,此也。
人自是不可无耻,不必引羞恶好义为言也。
知敬亲者其色必恭,知爱亲者其色必和,此皆诚实之发见,不可以伪为。
故子夏问孝,孔子答之以色难。
据下文恐是言承顺父母之色为难,然此说亦好。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循理之所在,周流天地之间,无不可者。
其亲之也,理之所当亲也;
其远之也,理之所当远也,何比之有?
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此之谓周。
溺爱徇私,党同伐异,此之谓比。
,周遍也;
比,偏比也。
不必言周流天地之间。
谢上蔡曰:「慎言其馀、慎行其馀皆有深意,惟近思者可以得之」。
盖言行有丝毫不慎,则于理有丝毫之失,则与天地不相似矣。
「慎言其馀,慎行其馀」,藉用白茅之意。
似此推言,于理不害,然恐未遽说到此也。
小人之陵上,其初盖微僭其礼之末节而已。
及充其僭礼之心,遂至于弑父弑君,此皆生于忍也。
孔子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敢僭其礼,便是有无君父之心。
人有中虽不然,而能勉彊于其外者,君子当求之于其中。
中者,诚也;
外者,伪也。
故父在当观其事父之志。
行者,行其志而有成者也。
父没,则人子所以事父之大节始终可睹矣,故父没当观其事父之行。
事父之行既已终始无愧,而于三年之间又能不失其平日所以事父之道,非孝矣乎?
此说甚好,然文义似未安。
「敏于事」如「必有事焉」之「事」,当为即为,不失其几也。
事只是所行之事。
「必有事焉」,不知寻常如何说,请详论之,乃见所指之意。
大抵说经以彼明此固为简便,然或失其本意,则彼此皆不分明,所以贵于详说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至「告诸往而知来者」,此为学之法也,亦可以见圣贤悟入深浅处。
凡穷理自有极致,观圣人如此发明子贡,则可见矣。
此章论进学之实效,非论悟入深浅也。
「悟入」两字既是释氏语,便觉气象入此不得。
大学》所谓知至格物者,非悟入之谓。
死生一理也,死而为鬼,犹生而为人也,但有去来幽显之异耳。
如一昼一夜,晦明虽异而天理未尝变也。
死者去而不来,其不变者只是理,非有一物常在而不变也。
更思之。
子闻之曰:「是礼也」,三字可以见圣人气象宏大,后世诸子所不及也。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皆圣人教人读《诗》之法。
此类言之太略,不晓所主之意。
恐其间有差,或致千里之缪也。
见实理是为智,得实理是为仁。
惟仁者能得是理,而以得实为仁,则仁之名义隐矣。
理之至实而不可易者莫如仁。
义、礼、智、信,非仁不成。
如孝、弟、礼、乐、恭、宽、信、敏、惠,皆仁之用也。
此数句亦未见下落
学者须先有所立,故孔子三十而立」。
又曰「患所以立」,然则若何而能立?
曰穷理以明道,则知所立矣。
立是操存践履之效,所说非是。
「患所以立」承「不患无位」而言,盖曰患无以立乎其位云尔。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诸葛孔明草庐中对先主论曹、孙利害,其后辅蜀抗魏、吴,其言无一不酬者。
盖古人无侈心,故无侈言如此。
所引事不相类。
刘器之问诚之目于温公,曰:「当自不妄语入」,此《易》所谓「修辞立其诚」也。
近之。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长之可妻,以其平昔之行也,非以无罪陷于缧绁为可妻也。
虽尝陷于缧绁,而非其罪,则其平昔之行可知。
「吾斯之未能信」,言我于此事犹未到不疑之地,岂敢莅官临政,发之于用乎?
此「事」谓何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孔子以此问子贡,则子贡之才亦颜曾之亚。
然其所以不及二子者,正在于以见闻为学。
孔子未欲以见闻外事语之,故姑云「吾与女弗如」。
他日乃警之曰:「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道非多学所能识,则闻一知十,亦非所以为颜子。
子贡言闻一知二知十乃语知,非语闻也。
见闻之外,复谓何事?
请更言之。
忠与清皆仁之用,有觉于中,忠清皆仁;
无觉于中,仁皆忠清
以觉为仁,近年语学之大病,如此四句,尤为乖戾。
盖若如此,则仁又与觉为二而又在其下矣。
「又敬不违」,非从父之令,谓事亲以礼,无违于礼也。
所谓起敬起孝。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则不得已而从父之令者有矣。
「劳而不怨」,则所谓「悦则复谏」,不敢疾怨也。
若不从而遂违之,则父子或至于相夷矣。
居简行简,则有志大略小之患,以之临事,必有怠忽不举之处。
居敬行简,则心一于敬,不以事之大小而此敬有所损益也。
以之临事,必简而尽。
居敬则明烛事几而无私意之扰,故其行必简
为仁固难欤?
曰,孔子不以易启人之忽心,亦不以难启人之怠心。
故曰:「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又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仁固不远,然不欲则不至。
仁固难,为之则无难。
致知以明之,持敬以养之,此学之要也。
不致知则难于持敬,不持敬亦无以致知。
二者交相为用固如此,然亦当各致其力,不可恃此而责彼也。
「丘之祷久矣」,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我即天地鬼神,天地鬼神即我,何祷之有?
自他人言之,谓圣人如此可也。
圣人之心岂以此而自居耶?
细味「丘之祷也久矣」一句,语意深厚,圣人气象与天人之分、自求多福之意皆可见。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此圣人之事也,非与天同量者不能。
颜子所以未达一间者,正在此。
故第曰「尝从事于斯」,非谓己能尔也。
此正是颜子事,若圣人则无如此之迹。
有如此说处,便有合内外之意。
如舜善与人同,舍己从人,好察迩言,用中于民,必兼言之。
惟颜子行而未成,故其事止于如此耳。
子绝四,盖以此教人也,故曰「毋」。
毋者,戒之之辞。
「毋」,《史记》作「无」,当以「无」为正。
「未见其止也」,学必止于中,而「止」非息也,于中止行耳。
百尺竿头犹须进步,岂有止法乎?
据上下章,「止」字皆但为止息之意。
学止于中,乃止其所之止,非止息之意,字同用异,各审其所施。
竿头进步,狂妄之言,非长于譬喻者。
四科乃述《论语》者记孔氏门人之盛如此,非孔子之言,故皆字而不名,与上文不当相属。
或曰《论语》之书出于曾子、有子之门人,然则二子不在品题之列者,岂非门人尊师之意欤?
四科皆从于陈蔡者,故记者因夫子不及门之叹而列之。
君子之道,本末一致。
洒扫应对之中,性与天道存焉,行之而著、习之而察则至矣。
孰谓此本也宜先而可传,此末也宜后而可倦哉?
譬诸草木,其始植也,为之区别而已。
灌溉之,长养之,自芽蘖以至华实,莫不有序,岂可诬也。
然学者多慕远而忽近,告之以性与天道,则以为当先而传;
教之以洒扫应对,则以为当后而倦焉,躐等陵节,相欺以为高。
学之不成,常必由此。
惟圣人下学上达,有始有卒,故自志学充而至于从心不踰矩,自可欲之善充而至于不可知之神莫不有序,而其成也不可禦焉。
孟子谓徐行后长者为尧舜之孝弟,则洒扫应对进退之际苟行著而习察焉,乌有不可至于圣者?
子夏言我非以洒扫应对为先而传之,非以性命天道为后而倦教,但道理自有大小之殊,不可诬人以其所未至。
唯圣人然后有始有卒,一以贯之,无次序之可言耳。
二先生之说亦是如此。
但学者不察,一例大言,无本末精粗之辨,反使此段意指都无归宿。
须知理则一致,而其教不可阙,其序不可紊耳。
盖惟其理之一致,是以其教不可阙,其序不可紊也。
更细思之。
「笃,实也」,学当论其实。
论其实则与君子者乎,与色庄者乎?
君子,有实者也;
色庄,无实者也。
得之
克己之道,笃敬致知而已。
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笃敬也。
所以知其为非礼者,致知也。
克己乃笃行之事,固资知识之功,然以此言之,却似不切。
只合且就操存持养处说,方见用力切要处。
言顾行,行顾言,故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中庸》曰:「力行近乎仁」。
《论语》司马牛问仁,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答司马牛之意更宜思之。
质直而好义则能修身,察言而观色则能知人
内能修身,外能知人,而又持之以谦,此盛德之士也。
虽欲不达,得乎?
此与「禄在其中」同意。
名实相称之谓达,有名无实之谓闻。
察言观色,如孟子所谓「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孔子所言三句,皆诚实退让之事。
能如此,则不期达而自达矣,非谓能修身知人而持之以谦也。
知人犹远正意。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曰:「无倦」。
凡不教而杀,不戒视成,慢令致期,皆无以先之也。
既有以先之,又当有以劳之。
帝尧曰:「劳之来之」。
凡生之而不伤,厚之而不困,皆劳之之谓也。
尧舜之政也,其要在力行耳,故复告之以无倦。
先之谓以身率之,劳之谓以恩抚之。
二者苟无诚心,久必倦矣,故请益,则曰无倦而已。
簿书期会各有司存,然后吾得以留意教化之事。
故曰先有司。
先有司然后纲纪立而责有所归。
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一。又见《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四,同书学行典卷四、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