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何叔京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嘉靖《邵武府志》卷九、《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一○六
熹孤陋如昨。
近得伯崇过此,讲论踰月,甚觉有益。
所恨者,不得就正于高明耳。
它日伯崇相见或通书,当能备言之。
或有差误,不吝指诲,幸甚!
李先生教人,大抵令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
此乃龟山门下相指诀
然当时亲炙之贪听讲论,又方窃好章句训诂之习,不得尽心于此,至今若存若亡,无一的实见处,辜负教育之意。
每一念此,未尝不愧汗沾衣也。
脱然之语,乃先生称道之过。
今日犹如挂钩之鱼,当时宁有是耶?
然学者一时偶有所见,其初皆自悦怿,以为真有所自得矣。
及其久也,渐次昏暗淡泊,又久,则遂泯灭,而顽然如初无所睹。
此无他,其所见者非卓然真见道体之全,特因闻见揣度而知故耳。
窃意当时日闻至言、观懿行,其心固必有不知所以然者。
洎失其所依归,而又加以岁月之久,汩没浸渍,今则尤然为庸人矣。
此亦无足怪者。
因下问之及,不觉怅然,未知其终何所止泊也。
东平先生遗事猥蒙垂示,得以究观前贤出处之大致,先廷问学之渊源,与夫高明纂辑成书,以传世垂后之意,幸幸甚甚!
更容熟复,续得具禀也。
语录顷来收拾数家,各有篇帙首尾,记录姓名,比之近世所行者差为完善。
故各仍其旧目而编之,不敢辄有移易。
近有欲刻板于官司者,方欲持以畀之。
前已刊行,当得其摹本以献,今无别本可以持内也。
孟子集解》本欲自备遗忘,抄录之际,因遂不能无少去取及附己意处。
近日读之,句句是病,不堪拈出。
它时若稍有所进,当悉订正以求教,今未敢也。
见所与伯崇讲论,敬仰之深。
然有少疑,尝与伯崇论之,恐未中理。
更乞垂喻,以警不逮。
幸幸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