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吕伯恭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三
便中承书,良慰瞻仰。
比日冬温异常,伏惟尊候万福。
穷陋如昨,诸公许不彊致,其计甚便。
所喻谆复,深见仁者忧世之心。
然初辞甫上,便有前却,此似有制之者,非人力所能计较也。
近得建业转致定叟报甚详,此亦不可便谓无妄之疾,要是自处有不至耳。
得韩丈书,甚以老兄为念。
然诸公不先其难者,以开进贤之路,而区区用力于末流,适足以信其谗口,于事竟何补耶?
近事一二,似亦可喜。
然勿贰勿疑,古人之深戒,适足为寒心耳。
窃承读《诗》终篇,想多所发明,恨未得从容以请。
所集解,当时亦甚详备,后以意定,所馀才此耳。
然为旧说牵制,不满意处极多。
比欲修正,又苦别无稽援,此事终累人也。
不审所欲见教者何事?
亟欲闻之,恐不能悉论,姑得大者数条见示,亦足以有警也。
《论语》说得暇亦望早为裁订示及。
会稽之行,计亦不多日也。
近看《周》、《仪》二礼,颇有意思。
但心力短,过眼即复惘然,又似枉费工夫耳。
「相人」偶更有一二处,但皆注中语,不应《礼记》注中又自引此注文。
不知别有成文,或当时人语如此耶?
近思》刻板甚善,曲折已报叔度矣。
垂喻昏议,此极不忘。
未敢轻易,已具以来诲谕诸往来者,有可问处,别驰报也。
扩之不曾相见,择之欲来,亦未见到,不知何故。
季通有母之丧,贫迫甚可念也。
董氏《诗》建阳有版本,旦夕托人寻访纳去。
其间考證极博,但不见所出,使人未敢安耳。
近读《大学》,疑「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只合读为「僻」字,则与上章同体,而于下文甚顺。
幸试思之见报,如何?
桂林近得书,区处一路财计,甚有条理。
但云州兵阅习已成次第,不知如何也。
亦甚觉向来讲论过高之弊矣。
近复一到武夷,留近旬月,穷探遍历,乃知昔之未始游也。
摩挲旧题,俯仰陈迹,而叔京遂为古人,重以伤叹耳。
塾子久累诲督,感刻已深。
又承许其稍进,尤切铭篆。
苦淡之习,欲其自知进步,恐无此日。
更得明示好恶而痛加撙节,则为幸又不可言矣。
相望千里,未有承教之日,临风不胜黯然。
愿言为道自重,副此祷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