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敬夫十一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一、《经济文衡》后集卷一七、《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一○○
熹穷居如昨,无足言者。
但远去师友之益,兀兀度日,读书反己,固不无警省处,终是旁无彊辅,因循汩没,寻复失之。
近日一种向外走作,心悦之而不能自已者,皆准止酒例戒而绝之,似觉省事
前辈所谓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者。
若充扩不已,补复前非,庶其有日。
旧读《中庸》慎独,《大学》诚意、毋自欺处,常苦求之太过,措词烦猥。
近日乃觉其非,此正是最切近处,最分明处,乃舍之而谈空于冥漠之间,其亦误矣。
方窃以此意痛自检勒,懔然度日,惟恐有怠而失之也。
至于文字之间,亦觉向来病痛不少。
盖平日解经最为守章句者,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非惟屋下架屋,说得意味淡薄,且是使人看者将注与经作两项功夫做了,下稍看得支离,至于本旨,全不相照。
以此方知汉儒可谓善说经者,不过只说训诂,使人以此训诂玩索经文,训诂、经文不相离异,只做一道看了,直是意味深长也。
《中庸》《大学》章句缘此略修一过,再录上呈。
然觉其间更有合删处。
《论语》亦如此草定一本,未暇脱稿。
《孟子》则方欲为之而日力未及也。
近又读《易》,见一意思,圣人作《易》,本是使人卜筮以决所行之可否,而因之以教人为善,如严君平所谓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臣言依于忠者。
故卦爻之辞,只是因依象类,虚设于此,以待扣而决者,使以所值之辞决所疑之事。
似若假之神明,而亦必有是理而后有是辞。
但理无不正,故其丁宁告戒之词皆依于正。
天下之动,所以正夫一而不缪于所之也。
以此意读之,似觉卦、爻、《十翼》指意通畅。
但文意字义犹时有窒碍,盖亦合纯作义理说者,所以通而不觉其碍者也。
今亦录首篇二卦拜呈。
此说乍闻之必未以为然,然且置之,勿以示人,时时虚心略赐省阅,久之或信其不妄耳。
伤急不容耐之病,固亦自知其然,深以为苦而未能革。
若得伯恭朝夕相处,当得减损。
但地远,不能数见为恨耳。
此间朋友绝少进益者,择之久不相见,觉得病痛日深。
顷与伯恭相聚,亦深叹今日学者可大受者殊少也。
奈何奈何!
子寿兄弟气象甚好,其病却是尽废讲学而专务践履,却于践履之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此为病之大者。
要其操持谨质,表里不二,实有以过人者。
惜乎其自信太过,规模窄狭,不复取人之善,将流于异学而不自知耳。
《乡约》之书,偶家有藏本,且欲流行,其实恐亦难行,如所喻也。
然使读者见之,因前辈所以教人善俗者而知自修之目,亦庶乎其小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