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答本路安抚张尚书1200年9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六、《诚斋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某伏以即辰一雨既沾,颢气初爽,恭惟判府安抚华学尚书听履星辰,移次翼轸,元帅崇崛,上流繁雄,五月政成,三神庆集,台候动止万福。
列仙之婘,受祉垓兆。
某老病罢氓,受一廛于二天之下,斋宿奏记,孔夙不莫。
而儿辈未行之间,诲函已从天而降矣。
宜先者后,宜和者唱,挽天河,倾东海,不足以渝此怍也。
惟是老牛舐犊之私,仰慁冰壶玉衡之清,退而省焉,谓借不速戾于至公,亦当见笑于大方。
敢图仁教答赐恩书,垂华星而落云锦,诹茹烦悉,拊存劬愉,先之以不忘于湖榜尾之陈人,申之以尚忆蹇叔坐上之半面。
夏谚谓贵人多忘,始亦信之,今其然乎否也!
大儿学制之初,当此岩邑,微仲尼上律之天帱之在上,子美突兀之屋庇之在下,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而来诲谂以旧小纵,谞辈不耸,聊致诘治,使承后者省力。
父母昊极之德,何以尚此?
某与老妻相语府公恩斯若此深厚,感甚至泣也。
至于某不才多病之身,一生寡偶,几覆车于太行,沉舟于吕梁
知难而退,弃官九载,纳禄再期,寒士仰此五斗,岂愿尚幽独而取高誉,辞实福而要虚名哉?
先人门户日就坏隤,己既不仕,而其子亦可以不仕乎?
于是驱三子而皆习为吏,非父驱之也,饥驱之也。
不然孑孑老身,茕然独卧空山,岂得已而不已乎?
大儿察其索居无聊,于是投其隙而进迎养之说。
某重告之曰:「汝则顺矣,其若以身累人何?
汝独不闻夏谚所云乎:『中人十家之产,宁日增一斛,无或增一客』。
汝既窃禄于使家矣,又挟而父与而母以往,是未能为主人增而反增客也,可乎」?
父子既似柏山之鸣,每念此儿之请,虽不忍拒,亦未敢从也。
不知此声胡为已上达大帅之衡听乎?
得儿书,云尚书面命之曰:「而父肯来,西山南浦皆有光华」。
及读来诲,则又曰:「江山寂寥久矣,一传先声,下至草木鱼鸟皆有喜色」。
又闻有传台意者云,将肇修方岳连帅之职,加待之以末至客右之礼,蛙廪鹤料,亦与继,牙樯锦缆,亦与浮家。
盖父子穷愁之所愿欲而不敢请者,我主公皆逆探其心,而不靳其赐矣。
如是而不感,如是而不就,则木偶人而已耳。
少男幼舆方为装以赴澧之监河,将以良月行,姑候其行,然后老夫妇之行期可卜日也。
嗣当详告大儿,并奏记以闻焉,先此以谢恩意之辱。
不胜大愿,愿言爱重盛德大业,即持钧枢,以福禄四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