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东宫故事十七首 其五 五月二十七日1179年5月27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汉明帝皇太子桓荣少傅
以太子业成,上疏谢曰:「臣幸得侍帷幄,执经连年,而智学浅短,无以补益万分。
皇太子以聪睿之姿,通明经义,观览古今,储君副主莫能专精博学若此者也。
斯诚国家福祐,天下幸甚。
臣师道已尽,皆在太子,谨使掾臣汜再拜归道」。
太子报书曰:「以童蒙,学道九载,而训典不明,无所晓识。
夫五经广大,圣言幽远,非天下之至精,岂能与于此?
况以不才,敢承诲命?
昔之先师谢弟子者有矣:上则通达经旨,分明章句;
下则去家慕乡,求谢师门。
今蒙下列,不敢有辞,愿君谨疾加餐,重爱玉体」。
某闻三王之教世子,必以礼乐。
春诵夏弦,太师诏之,所以博约道义,浸润经术,因先王之法言,广元良之德性。
夫然后可以正天下之本,耸神民之望。
去古既远,斯道罕传。
明帝谦恭好学,孜孜不怠,而桓荣竭诚归美,庆国家之福佑。
上下相资,追踪三代,书之简策,至今有焉。
仰惟殿下聪明精敏,本于生知,犹且日与诸儒讲明《戴礼》。
其议论所及,多发挥前人之未至。
逮此终篇,道固成矣。
唐郭瑜太子曰:「安上治人,莫大于,非礼无以事天地之神,非礼无以辨君臣之义」。
某谓礼经虽多,而其要实在乎此,敢以为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