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师伯浑文集序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三、《渭南文集》卷一四、《古文奇赏》卷二二、《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七六、《八代文钞》第三五册、《蜀中广记》卷九九
乾道癸巳,予自成都犍为,识隐士师伯浑眉山
一见,知其天下伟人。
予既行,伯浑饯予于青衣江上,酒酣浩歌,声摇江山,水鸟皆惊起。
伯浑饮至斗许,予素不善饮,亦不觉大醉。
夜且半,舟始发,去至平羌,酒解,得大轴于舟中,则伯浑醉书,纸穷墨燥,如龙奋蛰,奇鬼搏人,何其壮也。
后四年,伯浑得疾不起。
怀祖伯浑文章,移书走八千里,乞余为序。
呜呼!
伯浑自少时名震秦蜀,东被吴楚,一时高流皆尊慕之,愿与交。
方宣抚使临边,图复中原,制置使并护梁、益兵民,皆巨公大人,闻伯浑名,将闻于朝,而卒为忌者所沮。
伯浑既决不肯仕,即无沮者,不过有司岁时奉粟帛牛酒劳问,极则如孔旼徐复辈,赐散人号,书其事于史而已,于伯浑何失得,而忌已如此。
乡使伯浑出而事君,为卿为公,则忌者当益众,排击沮挠,当不遗力,徙比景,输左校,殆未可知。
安得如在眉山,躬耕妇织,放意山水,优游以终天年耶?
伯浑不遇,未见可憾。
或曰:「伯浑之才气,空海内无与比,其文章英发巨丽,歌之清庙,刻之彝器,然后为称。
今一不得施,顾退而为山巅水涯娱忧纾悲之言,岂不可憾哉」!
予曰:「是则有命。
识者为时惜,不为伯浑叹也」。
淳熙某月某日山阴陆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