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演繁露序淳熙七年正月 南宋 · 程大昌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南宋文录》卷一五、《皕宋楼藏书志》卷五六、《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一八
大学》致知,必始格物。
圣人之教初学,亦期其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也。
麟、睢、驺、鹊,、棠、朴,岂遽是道。
若未明八者之为何物,八物之为何似,而曰吾能得《周南》、《召南》之所以言,盖望而知其为罔也。
是学也,先秦则《尔雅》,入汉则《繁露》,其后转而为《释名》、《广雅》,正谬刊误,皆小学也,而论事谈理者必稽焉,如辨方正位之不容不仗土圭也。
五三而上,制器备物,人以为道,故《尔雅》得与经比。
《繁露》以下,既杂载后世之制,则其书往往晦伏不扬,此贵耳贱目之失也。
对道而言,则有迹者为器,本事而论,则有质者为物,何可限古今而论深浅也。
仲舒之识精,通天人性命,而《繁露》之书,事物名义,悉所研极,苟其未及,仲舒顾可忽而不竟欤?
予常有意于是,而闻见不博,且目力穷于应物,未能极欲。
间因阅古有见,不问经史稗说谐戏,茍从疑得释,则遂随所遇缣简,亟疏录以备忽忘。
虽不皆关涉治道,而会心贤己,弃之可惜,因加凡最而并辑之,题其帙曰《演繁露》,以便寻绎。
非敢自列于董氏,以其董出而董名之,自识其意焉耳。
韩退之曰:「《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诚可恧矣」。
然有退之之学则可,无退之之学,而遗迹谈虚,恐援据所及,金根金银,或相贸易,益可赧矣。
淳熙庚子正月新安程大昌吴兴书。
按:《演繁露》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