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武夷精舍淳熙十年八月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九九、《南宋文录录》卷一一、《方舆胜览》卷一一、《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八、《古今游名山记》卷一二、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武夷山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盘礴,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
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
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
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
崖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
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杭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
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
山故多王孙,鸟则白鹇、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
水流有声,其深处可泳,草木四时敷华。
道士即溪之穷,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
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暮而不可留矣。
山距驿道才一二里许,逆旅遥望,不惮仆夫马足之劳,幸而至老氏之宫宿焉,明日始能裹饭命舟,而溪之长复倍于驿道之远,促促而来,遽遽而归,前后踵相属也。
余旧家闽中,为宦于建安,盖亦遽归之一耳。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山,在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外圃,暇则游焉。
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
得酒啸咏,留必数日。
盖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余每愧焉。
淳熙之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
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
诛锄草茅,仅得数亩,面势清幽,奇木佳石,拱揖映带,若阴相而遗我者。
使弟子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
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
余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且曰其为我记之。
元晦儒者也,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也。
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
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至于登泰山之颠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尝不游,胸中盖自有地。
而一时弟子鼓瑟铿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
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
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告夫来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风,抑又何如也!
是岁八月颍川韩元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