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延平李先生墓志铭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一、《文定集》卷二二
先生讳侗字愿中姓李氏南剑州剑浦人
曾祖干,屯田郎中致仕,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源郡太夫人朱氏。
祖纁,朝散大夫,赠中奉大夫
永嘉郡太君胡氏、咸宁郡太君朱氏。
父涣,朝奉郎,赠右朝议大夫
太恭人饶氏。
先生幼警悟,既冠,游乡校有声。
已而闻郡人罗仲素先生得河洛之学于龟山杨文靖公之门,遂往学焉。
受《春秋》、《中庸》、《语》、《孟》之说,不事科举。
屏居山田,结茅水竹之间自适者馀四十年。
其始学也,默坐澄心,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何如。
若是者盖久之,而知天下之大本真有在乎是也。
盖天下之理,无不由是而出,既得其本,则凡出于此者,虽品节万殊,曲折万变,莫不该摄洞贯。
以次融释,各有条理,如川流脉络之不可乱。
大而天地之所以高厚,细而品汇之所以化育,以至经训之微言,日用之小物,折之于此,无一不得其衷焉。
由是操存益固,涵养益熟,汎应曲酬,发必中节。
其事亲从兄,有人所难能者,闺门内外,怡愉肃穆,若无人声而众事自理。
与族姻旧故,恩意笃厚,久而不忘,乡党爱敬,悍暴化服。
其接后学,答问不倦,随其气质,诱之各不同,而要以反身自得而可以入于圣贤之域。
尝谓读书者,当知其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求之,则凡圣贤所至而吾所未至者,皆可勉而至矣。
若直以文字求之,悦其词义,以资诵说,其不为玩物丧志也几希。
以故未尝为讲解文字,而其辩析精微,尤谨于毫釐之间,以为千里之谬必自此始。
先生资禀劲特,气节高迈,而充养粹厚,无复圭角,精纯之气,达于面目,色温言厉,神定气和,语默动静,端详閒泰,自然之中,若有成法。
异端之学,无所入于其中,然一闻其说,则知其诐淫邪遁之所以然者。
虽超然远引,若无意于当世,而忧时论事,感激动人。
其语治道,必以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厉廉耻为先,本末备具,可举而行,非特崇空言而已。
娶同郡吴氏。
子男三人:友直,左修职郎信州铅山县尉
信甫左修职郎建宁府建安县主簿
友文,未仕。
女一人,早亡。
孙男四人,孙女八人,皆幼。
先生隆兴元年十月壬申卒于福唐府治之馆舍,年七十有一。
其门人左迪功郎武学博士朱熹元晦先生之行如此。
元晦之为人也,审于择善,严于卫道,遗佚贫困而不以外物易其所守之锱铢。
其师事先生,久益不懈,以为每一见则所闻必益超绝,盖其上达不已、日新如此也。
某守福唐,闻先生之言行于元晦为详,他日移书屈致,先生不余鄙,惠然肯临,窃庶几闻所未闻焉。
至之日方坐语,忽疾作,顷之已不救矣。
其孤护丧以归,将以二年八月庚申葬于所居山之左,而以铭见属。
某于先生虽不获从容扣请,以毕其所欲见之志,而其慕向之诚,非苟然者。
元晦之贤,某所畏也。
铭曰:
学以为己,己则安在?
嗟世之人,以外为内。
挟策读书,无异博塞
先生之学,有原有委。
端居静虑,以究天理。
是中澹然,尘垢不止。
真积力久,道乃在我。
大本既立,施无不可。
世莫之知,老于布衣。
独使一乡,化为善良。
我为铭诗,以俟君子。
有欲求之,其考诸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