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吴元忠(一) 宋 · 胡宏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四、《五峰集》卷二
伏盛名之下,朝野异道,无缘祗谒,徒怀仰慕之心。
中春,丈人造朝,家兄侍行,某独将诸房,远寓穷山。
至中夏,王师讨曹成临贺,成军崩溃,所过残暴。
奔避崎岖,幸免死亡。
窃思寇盗纵横,使吾民至于此极者,以州郡敝而不振,而方伯久无其人也。
日夜延颈威明之至,扫除凶奸,封殖善良,有如饥渴。
夫难得而易失者,时之会;
易失而难得者,事之几。
然几会之来,无有终极,圣贤英雄之所以凝神睇视而不敢忽者也。
自靖事之初失几会,以至于今,大乱日滋。
圣主忧勤劳思,分江南根本之地以委元勋盛望之臣,此天下重任也。
所统之封,北跨汉、沔,西距瞿唐,东尽衡山,奄有北海
以地则广,而形势易张;
以体则大,而威声易布;
以权则重,而智计可行。
挟此三者,何事不济?
然荆、峡单残,衡、湘罢敝,岳、鄂、武陵,群盗之区,八桂、五羊,民方喜乱。
以政则紊,启奸宄之心;
以兵则弱,招外寇之侮;
以财则匮,有内溃之虞。
当此三者,求济实难。
相公恃前三者之虚名,则患必至;
理后三者之实患,则功可
虽然,理之有道,在乎得贤而已矣;
得贤有道,在乎公心而已矣;
公心有道,在乎循理而已矣。
理一昭明,虽天地变化,了然胸次,况乎一时之会、一事之几,而有不得者乎!
相公诚能留心于此,则敌仇可灭,而中原可定。
不然,几何其不举天下而一掷也。
某少习干时之业,长闻《大学》之方,性本迂疏,志与时左,自分逸于山林,望云消意,临水观心,以适己事而已。
矧今在疚,岂欲求名!
然遭时不竞,危亡之虑,国家惟同,辄恃父兄之契,敢陈愚者之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