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修德以待虏奏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三
臣窃闻近日中外汹汹之议,皆以丑虏方强,吾兵力不敌为患。
臣窃以为不然。
魏文侯恃山河之固,吴起对以在德不在险;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对以在德不在鼎。
今日之事,臣亦以谓在德不在兵。
夫诚能修德以结民心,以固吾圉,兵虽弱未害也。
德苟不修,而惟兵是急,惟民是残,兵虽强未善也。
彼谓丑虏方强,而吾兵力不敌者,非善觇国者也。
臣尝读《春秋》,至鲁昭四年晋司马侯平公之言,未尝不反复太息,叹其切于治体也。
方楚灵为封豕长蛇,荐食上国,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晋侯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
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未可知也。
其使能终,亦未可知也。
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
君其许之,而修德以待其归。
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
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又谁与争」?
美哉言!
圣人复起,无以加毫末于此矣。
臣于今日亦云。
区区管见如此,惟陛下财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