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相视水利方略绍兴二十八年九月 北宋 · 赵子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五、《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宋史》卷二四七《宗室传》四、《重修琴川志》卷五、《姑苏志》卷一二、《吴中水利全书》卷一三、《三吴水考》卷八、乾隆《江南通志》卷六三、乾隆《常昭合志》卷九、道光《苏州府志》卷六、《南宋文录录》卷六、民国《江苏省通志稿·都水》九
近被旨相度水利利害。
子潚等历吴江、吴、长三县民田渰没去处相视,以至常熟,又自常熟北至扬子江,又自昆山东至海口,推究源流,讲求利害。
今询访得浙西诸州,平江最为低下,而湖、常等州之水皆归于太湖,自太湖以导于松江,自松江以注海。
太湖者,三州之水所潴,而松江者,又太湖之所泄也。
然以数州潴水之巨浸,而独泄以之一川,宜其势有所不胜受,而泄放有所不逮。
是以昔人于常熟北开二十四浦,疏而导之扬子江
又于昆山之东开一十二浦,分而纳之海。
两邑大浦凡三十有六,而民间私小泾港不可胜数,皆所以决壅滞而防泛溢也。
后因潮汐往来,泥沙积聚,旧置开江之卒,寻亦废去,阅时既久,填淤日增。
此大浦所以堙塞,而民田于是有渰没之忧也。
昨日建议兴修水利之人接武而出,其说皆迂阔汗漫而难用。
所见于已施行者,天禧天圣间运使张纶常熟昆山县各开众浦,以导积水。
景祐间郡守范仲淹亲至海浦,开浚五河,以疏导诸邑之水,使东南入于松江,东北入于扬子与海。
政和间提举赵霖将命兴修水利,开浚三十三浦,役工仅开常熟两浦、昆山一浦而罢。
开三浦之后,迄今又四十年,诸浦堙塞,又非昔日之比。
遂致湖瀼盈溢,浦港淀淤,而积水散漫民田之中,十年之间,涝岁常八九。
今相视泥沙湮塞,有妨泄水,合行开掘分导紧切去处,开具如左:一,常熟县开浦五处:梅里塘泄昆湖并常熟塘一带积水,自本县东栅由梅里镇至白荡桥;
浦系泄昆湖、承湖水,自周泾至浦口;
又崔浦泄昆湖、承湖,由梅里塘积水,自浦口至雉浦一带;
福山浦系泄昆湖、承湖并府塘一带积水,自尚墅桥及九折塘,至显星桥;
又黄四浦系泄尚湖及昆湖水,自三里汀至十字港
一,昆山县开浦四处:新洋江北接百家灢,南出吴松江,自百家灢口太仓塘入;
小虞浦北接鳗𩻌灢,南出吴松江,自鳗𩻌灢口下,南至黄墓村桥;
又雇浦北斜塘灢,南出吴松江,自郭泽塘口下,北至郡塘;
又郭泽塘南通夏驾浦,东通雇浦洛,彻吴松江
已上两县,总计工三百三十七万四千六百六十四工,钱三十三万七千四百六十六贯三百文,米一十万一千五百三十九石八斗九升。
子潚等契勘昆山县四浦,工力不多,乞止用本县食利人户支给钱米,委本县官监督开浚;
常熟县五浦工力浩瀚,系与、长等县利害相及。
欲除昆山县外,有本县食利人户,以五千人为率。
人夫数少,即于三县见赈济人内募强壮人充应。
所有差官起工等事件,析次条具申请。
平江府积水经今已两月馀日未退,已妨种麦,若不于农隙之际,支给钱米,雇夫开治,深恐来岁春雨,积水愈甚,亏失常赋不便。
望速降指挥施行。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一一三(第六册第五九三○页)。又见同书食货七之五二(第五册第四九三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