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题史记货殖传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九、《范香溪文集》卷一九
仲尼深防祸原,斥喻利者为小人,谓赐货殖为不受命。
至哉,言乎!
余读太史公书,论鲁中习俗盛衰,益知利之能败人也。
虽笃行厉志之士,犹将狃𢗗浸淫,日入于沓贪卑鄙而不自知,宜圣人忧患后世,稽其弊而绝之深也。
高皇帝项籍,举兵围鲁,鲁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不绝。
当是时,鲁之老弱被坚介,父子守危堞,飞石流矢雨集于谯楼睥睨之间,是宜人人出力,锻甲摩刃,矫箭控弦,坚守鏖斗,救死其颈,悸恐之不暇。
而诸儒乃独傲然,高冠缓带,歌诵古义,矩步罄立,拱揖拜起乎几席俎豆之间,沛然如无事时。
此其于学业,可谓信之笃、守之固矣。
逮其后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贯,贷行贾遍郡国,鲁人于是多歆慕之,遂去文学而趋利。
嗟乎,人之所甚畏者死也,方诸儒在围兵中,讲道益勤,阽于危且不夺,顾天下何物足以移之哉?
及一怵于利,遽弃其学而趋赴之,贪惏冒没无所不至,至使人谓鲁国好贾趋利,甚于周人。
呜呼,利之能败人也如此,可不戒哉?
予闻诸前志曰:「以义为利」。
夫惟义之所安,然后可以为利,盖义即安矣,何利如之。
孔子厄陈蔡,自以为幸,而曰:「庸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是藜羹不糁者,孔子之利也。
颜子居陋巷,圣人正色贤之,于德行为称首,是箪食瓢饮者,颜子之利也。
伊尹非其义,系马千驷而不视,孟子以不辨礼义受万钟为耻。
千驷、万钟,世以为利,二子以舍千驷、万钟,安于义为利。
茍不知此,而欲用积赀润屋,曰「此为吾利」,卒至或不得名一钱以丧其身,岂不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