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秀州重建州学绍兴十二年十月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光绪《嘉兴府志》卷八
宋有天下,遂以文治。
至庆历中仁祖始命郡国立学宫。
圣圣相授,逮崇宁初徽宗皇帝因故业而大之,学校始遍天下,遐方僻郡,莫不兴行仁义,遵先王之业,循前圣之轨,与中州之士校功争能。
既更兵火,郡县之学率皆湮替不振,圣上闵焉。
绍兴壬戌二月丁亥,制诏诸路守臣兴学如故事。
于是右奉议郎、直秘阁知州方滋言:「郡旧有学,在望云门之西偏。
建炎中,本郡因仍简陋,即州治之东故宾馆以为学,规模湫隘,不足以赢来学之士。
前临河渠,旁迫治所,諠嚣混淆,失夫古人处士于燕閒之义。
请更诸旧基,以诏令从事」。
四月壬午尚书省,礼部以为宜,是年壬戌下其事于州
乃审面势,计间楹,量功庸,虑材用,诹日庀事,赋诸任职之吏,而时视之。
取财于兴利之馀,积赀于经用之外,属徒于复作之隶。
凡百工之用售值于官者,皆厚于私家,上不谂有司,下不烦民力,功甚大而人得以食其力,役踰时而众无所病其勤。
作殿于前,以奉我圣师;
筑堂于后,以讲术业。
斋宿有所,弦诵有舍,步櫩周垣,门庖湢浴,莫不备具。
先是,学无书籍,乃市书于四方略备,贮之以库,而谨其出内焉。
屋凡七十有三间,高明轮奂,无限厥初。
六月乙亥始事,以十月庚申告成。
邦士夫夫、群儒游士耆稚毕会,仰视叹息,咸多太守之义,曰:「是能钦天子之诏而承之以敏矣,其将以是为风化之原,接邦人于道也,可不有载乎」?
于是太守重违其意,以书具其事来告,愿有以记之。
予辞不能,复谓予再官于秀,出入四年,其独无情乎?
因为之记曰:夫仁义治化之本,礼乐所以文仁义也,而学校所以寓礼乐也。
故《大司徒》以六德六行教民,而终之以六艺,则所以文仁义者有其具矣。
以六礼六乐为教,而必肄之于学,则所以寓礼乐者有其所矣。
仁义无以文之,则人不知孝弟之可乐;
礼乐无以寓之,则方且藏在有司,掌于容官,何以习民之视听哉?
故古者行礼必于学,是以乡大夫既登贤能之书,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曰和、曰容、曰主皮、曰和容、曰兴舞。
说者以为和谓其闺门之内行也,容谓其容貌也。
杜子春以和、容为和、颂,谓其能为乐也。
盖庶民无射礼,独有主皮之射,故卿大夫因行乡射之礼而览视之。
夫既登其贤能而使之有所劝,又询之以礼乐而使之有所慕,斯民之从之也无难矣。
然则学校之教,岂徒逮于学士弟子哉,虽庶民亦与也,为治者可不务乎!
太守既能承天子之诏,兴起黉舍,以崇乡里之化,是当有载也。
太守字务德,世家桐庐,贤而有文理,其为秀治迹甚众,兴学校以育人材,乃其一事云耳。
绍兴癸亥十月辛酉襄阳张嵲记。
按:至元嘉禾志》卷一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