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古器说 宋 · 蔡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铁围山丛谈》卷四、《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二五一
虞夏而降,制器尚象,著焉后世。
汉武帝汾脽得宝鼎,因更其年元。
宣帝扶风亦得鼎,款识曰「王命尸臣,官此栒邑」。
及后和帝时窦宪勒燕然还,有南单于者遗宪仲山甫古鼎,有铭,而遂上之。
凡此数者,咸见诸史记所彰灼者。
魏晋六朝隋唐,亦数数言获古鼎器。
梁刘之遴好古爱奇,在荆州聚古器数十百种,又献古器四种于东宫,皆金错字。
然在上者初不大以为事,独国朝来寖乃珍重。
始则有刘原父侍读公为之倡,而成于欧阳文忠公
又从而和之,则若伯父君谟东坡数公云尔。
初,原父号博雅,有盛名,曩时出守长安长安号多古簋、敦、镜、甗、尊、彝之属,因自著一书,号《先秦古器记》。
文忠公喜集往古石刻,遂又著书名《集古录》,咸载原父所得古器铭款。
繇是学士大夫雅多好之,此风遂一煽矣。
元丰后,又有文士李公麟者出。
公麟字伯时,实善画,性希古,则又取平生所得暨其闻睹者,作为图状,说其所以,而名之曰《考古图》,传流至元符间
太上皇帝即位,宪章古始,眇然追唐虞之思,因大宗尚。
大观初,乃效公麟之《考古》,作《宣和殿博古图》,凡所藏者,大小礼器则已五百有几。
世既知其所以贵爱,故有得一器,其直为钱数十万,后动至百万不翅者。
于是天下冢墓破伐殆尽矣。
政和间为最盛,尚方所贮至六千馀数百器。
遂尽见三代典礼文章,而读先儒所讲说,殆有可哂者。
始,端州宋成公之钟,而后得以作《大晟》;
及是又获,被诸制作。
于是圣朝郊庙礼乐,一旦遂复古,跨越先代
尝有旨以所藏列崇政殿暨两廊,召百官而宣示焉。
当是时,天子尚留心政治,储神穆清,因从琐闼密窥,听臣僚访诸左右,知其为谁,乐其博识,味其议论,喜于人物,而百官弗觉也。
时所重者,三代之器而已,若秦汉间物,非殊特盖亦不收。
及宣和后,则咸蒙贮录,且累数至万馀。
岐阳宣王石鼓西蜀文翁礼殿之绘象,凡所知名,罔间巨细远近,悉索入九禁。
而宣和殿后又创立保和殿者,左右有稽古、博古、尚古等诸阁,咸以贮古玉印玺,诸鼎彝礼器、法书图画尽在。
然世事则益烂熳,上志衰矣,非复前日之敦尚考验者。
俄遇僭乱,侧闻都邑方倾覆时,所谓先王之制作、古人之风烈,悉入金营。
夫以孔父子产之景行,召公、散季之文辞,牛鼎象樽之规模,龙瓿雁灯之典雅,皆以食戎马、供炽烹,腥鳞湮灭,散落不存。
文武之道,中国之耻,莫甚乎此,言之可为于邑
至于图录规模,则班班尚在,期流传以不朽云尔。
作《古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