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迩英春秋进讲 其一 夏曹伯来朝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
九成曰:《书》曰:「六年五服一朝」。
《记》曰:「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是诸侯朝王,礼也。
周王在上,曹文公不朝天王而来朝鲁,圣人书之,所以诛绝之也。
考之《周官》,行人之职有曰:「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十一年,曹文公即位其秋书曹伯来朝。
壤地相接,讲信修睦,不忘先君之好,尚有合乎相朝之说。
今十五年又来朝,其意何耶?
臣试论之:周室不纲,诸侯不知尊王,而畏大国,凡书来朝者,不复问礼义所在,独畏其威耳。
且以鲁考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书如楚者二,如齐者十三,如晋者二十有二,何其多也!
盖齐、晋、楚,皆大国也,鲁之所畏也,故鲁不惮山川道路之远而朝之。
书公如京师者一,书公朝于王所者二,又何其少也!
以王室微弱,鲁之所忽也。
夫伐秦之役,假道京师成公因以朝周;
践土之役,河阳之会,僖公因以朝周,皆非本心也。
且鲁越境以朝诸侯,乃因会而朝天子,不臣之心,莫此为甚。
圣人于鲁有君臣之义,故迁就而为之讳,其曰「如京师」而不言朝,曰「朝于王所」而不言京师,微见其意,使天下后世知圣人不与之也。
呜呼!
朝天王者,礼义之心;
朝大国者,势利之心。
徇势利而忘礼义,则天理沦胥,人伦颠倒,其祸有不可胜言者,惜乎春秋之君不知之也!
臣窃悲之。
夫不朝天子而朝大国,则君臣之义绝矣,势利之心开矣。
诸侯怀势利而忘天子,则大夫亦怀势利而篡弑诸侯。
篡弑之祸,相踵而起,此不朝天子之所致也,奈何当时之君曾不少警乎?
臣所以深悲之也。
臣又考来朝之意,有书名者,有书爵者。
如曹伯来朝,滕侯、薛来朝之类,皆书爵尔;
至谷伯绥来朝,邓侯离吾来朝,特书名者,岂无意乎?
盖以桓公乃弑君之贼,宜天下之所共讨,今邓谷之君,不率天下诛之,反背天子而更来朝,故特书名以罪之,使入失地灭同姓之例,此圣人深意也。
虽然,何以使之来朝哉?
盖有以力而使之来朝者,有以德而致其朝者,不可不知也。
如鲁之如齐、如楚、如晋,邾、鄫、纪、薛、郜、杞、曹、滕之朝鲁,皆以其力足以制我而朝之,岂诚心也哉?
齐、晋、楚之君,未尝一朝于鲁,鲁十二公,未尝一朝于邾、鄫等国,岂非以力而自恃乎?
若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周公辅成王,朝诸侯于明堂,至戎蛮夷狄皆朝于四门之外;
宣王复古,而大会诸侯于东都。
此皆以德而自然来朝,非以威劫之也。
呜呼!
以力加人者,力尽则祸至;
以德怀人者,亘千古而常在也。
何以言之?
夫齐、楚、晋不务德,而以力劫制小国,及其子孙,有死于之间者,有以六千里而为雠人役者,有分为三国而并于秦者。
秦亦不悟,以力兼并,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是以力劫人之祸也。
若夫大禹以至宣王,名高万代,德冠百王,后世言治者莫不以为称首,况当时诸侯,安得不心悦而诚服乎!
臣愿陛下克勤克俭如大禹,访落小毖如成王,侧身修行、任贤使能如宣王,中国衣冠虽陷于蛮貊,将见身在异域之间,而心朝魏阙之下,无念不在吾君之侧矣。
傥陛下无失天下之心,则虽土地未及大禹、成王、宣王之盛,而恢复之象,已见于嚬笑间矣。
惟陛下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