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叔孙通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六、《杉溪居士集》卷一○
甚矣人臣进言之难,不可以不深思而熟计也。
萧何未央宫高帝怒其壮丽,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
议者咎不能广帝意,崇简俭,乃示侈后嗣。
建章至于千门万户,岂无所复增之谓也?
其后魏明帝遂藉何之言以拒陈群辛毗之谏。
张释之奏犯跸者使罚金,文帝怪其轻,而释之曰:「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
王肃以其言重于为己,轻于为君,不忠之甚。
廷尉,天子之吏也,不可以失平,而天子之身,反可以或谬乎?
二子皆贤臣,其所建白,未能无失,遂取讥于后世,况才不及、张而以依阿取容为心者乎!
观叔孙生之言,其思之不深而计之不熟也。
惠帝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通奏事,因请间具言,且曰:「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行哉」?
帝惧,曰:「急坏之」。
其意固美矣。
语及宗庙而惧,孝而敬也;
已作而急坏之,纳谏而改过如此其速也。
通于是时,正宜具陈古昔圣王钦奉祖考,容受直言,与夫无文过遂非之累,以将顺而卒成之;
且请宣布帝意,亟罢其役,俾臣民晓然知之,犹之日月之更也,人皆仰之,何损于君德乎。
如是,则其后设有过举,当能改而不吝,不以从谏为屈也。
通不知出此,乃曰:「人主无过举。
今已作,百姓皆知之。
愿为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
呜呼,言之兆乱,不几于丧邦乎?
是教人君文过遂非,则设伪以掩其失;
耻屈于忠谏,则矜辩以拒之。
此乱之所由生也,尚何以统承绪业而事宗庙乎?
况通之意,以欲成复道,乃别为出游之庙,是使宗庙避子孙而由别涂也。
出游离宫,因取樱桃以献,是荐祭非出于诚心,将以蔽游观之迹也。
惠帝悉行其说,非特诬民,且诬祖矣。
所谓大孝之本,乃如是耶?
世之庸医,有病疡者造焉,初不察其脉理之虚实,即取药攻其内以伐其根,傅其外以蚀其肉。
识者或难之,则曰:「吾知治疡而已,遑恤其他」。
俄而疡溃。
疡则愈矣,而病者因枵然益虚,气体俱耗,而药之毒殊未艾也,岂不以取一切之效以为己利,而至然欤?
通其似之矣。
至如定绵蕞之仪,拒废嫡之议,则卓然有过人者,岂其智足以乘时,而适昧于多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