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位置
作者
標籤
天王院新塑釋迦像金色珠贊 宋 · 李綱
 出處:全宋文卷三七六二、《梁谿集》卷一四○
宣和庚子之秋沙陽天王院命工創造釋迦牟尼大覺金僊之像,邑之士女童稚出力施財,運致土木,不約而會。
既勤樸斲塗塈之功,而采飾未施,相好未具。
有以工之所摹畫爲未然者,將毁其像而改造之。
始建是議,而像出異物,色如黄金,顆如真珠,徧滿佛身,及蓮華座。
如水布沙,如蠶種子,璀璨熠爚,光奪人目。
士女童稚瞻禮讚歎,隨意取之,取已復生,不可勝計。
于是曩之建議者悔罪懺非,財施益盛,緣事遂集。
客以其故語予,往觀信然,亦得數百粒以歸。
予雖不能知其果爲何物,然竊思諸佛顯示神變,化導有情,不可測量。
方其入大涅槃,現舍利子,諸天及人建窣堵波,種種供養,以作佛事;
與此像設,現金色珠,攝伏不信增上慢者,其理一也。
惟舍利子體極堅固,鍜鍊焚燒所不能壞;
而此珠虚脆不實,力可破碎,爲不同耳。
蓋舍利子者報身之所成,而此珠即土木假合而化,故不得不異也。
知諸佛法如幻如夢,如像如響,如光影,如空華,如尋香城,如變化事。
則彼報身,與此土木之所假合;
彼舍利子堅固不壞,與此珠之虚脆不實,亦無差别,惟達諸法空者可以語此。
梁谿居士欲重宣此義,以偈贊曰:
稽首釋迦文,善逝天人師
緣終示寂滅,無量舍利子。
悉建窣堵波,天人共瞻禮。
像法住世間,化導諸有情。
亦示大神變,攝伏不信者。
璀璨真金色,清净妙寶珠。
即彼土木中,現此希奇事。
有來瞻禮者,隨取即與之。
既與出愈多,不可爲量數。
當觀舍利子,及此金色珠。
堅固與虚脆,無異無差别。
佛子具智慧,悉發敬信心。
勇猛勿復疑,歸依無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