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僧伽宣和二年三月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梁溪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世传僧伽为观音大士化身,其神变示现之迹,载于传说,著于耳目,不可胜纪。
予独书其近年亲所见闻者三事:政和五年,予自考功员外郎告假于朝,迎亲吴兴
是年秋还抵泗上,谒僧伽塔,将脩供塔下
其日天未明,普照长老朏齐走人报曰:「塔有光相,宜速至瞻礼」。
予奉亲携家以往,则日始出矣,有青色光自相轮顶,如倒浮屠,上属霄汉,观者如堵,固以叹异,得未曾有。
及辰、巳间,天无纤云,秋日愈明,而塔之西北隅第四级铜铎中现大宝珠,色如烂银,如水晶旋转不停,光彩炫耀,铄人目精。
凡一饷时,若有掣之者,珠自铎口中入,而第五级铎复吐一珠,与前珠等。
须臾,入者复吐,吐者复入。
塔之三隅,自第四级至第十三级,众铎皆然,惟东南一隅正与日对,珠隐不现。
其楹桷间小铎中亦各有珠,垂布周匝,璀璨相射,如白月昼燃,百千灯照满一塔,空中宝光飞腾往来,大者如星,小者如舍利,熠爚缤纷,若可承揽。
至午、未间,方渐隐去。
如是者凡三日而后已。
部使者张根、刘焘,奉使徐禋郡守吴公懋与其僚属毕会,士庶瞻仰,以为自昔显示神变,未有若此之盛者。
其后朏齐具图以闻,有旨赐号「摩尼宝光之塔」,此一事予得于所见者。
八年,东南大水,泗上尤甚,淮渎泛溢,不及城者数板。
城门不固,水夜自门以入,所漂荡者凡千馀家,人情惶骇,莫知所为。
方扰攘中,有僧持钵以乞,或以饼饵施之,且告之言:「此何时,而乃求化耶」?
僧笑不答,袒去上服,径趋入水,其去如风。
俄而城楼自摧,正堙水道,于是人力可施,水患遂弭。
诘旦,官吏按视,城楼之摧斩斩然,无尺椽片瓦之遗,积于坏门,如累叠然。
始知是夜乞食者,乃僧伽也。
郡官相率礼谢,塔不开扃,则所施饼饵尚留钵中。
此一事,予得于所闻者。
明年改元宣和其夏京师积水暴集都城之外,浩如江湖。
是时僧伽出见辇毂之下者凡三:初见于感慈塔,若挥扇然;
又见于天清塔,又见于相国东塔,皆从二侍者,为行道相。
都人瞻礼,阗隘衢巷,已而水退,都邑抵宁。
有诏进封普慈巨济大士,秩视伯爵。
诰命之辞有曰:「其仪屡见,万目具瞻。
岿然灵光,祐我昌祚」。
盖此谓也。
予时自左史谪下去京师,此一事兼得于见闻者。
普慈巨济大士灭度至今五百馀年,而乃以光景形相、威神神力与人相济,拯危弭患,灵迹显然,如常住世。
盖其誓愿宏深,神化自在,具大慈悲,与此土众生有大因缘,故能示现,昭昭若此。
世谓观音化身,而《维摩诘所说经》亦云:「菩萨住不可思议解脱门,能以神变作诸佛事,摄受众生」。
宁不信与?
故予直书所见闻者著于篇,文不雕饰,使深达实相修菩萨行者有所稽考。
凡与见闻,皆发信心,归依妙觉。
时宣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昭武李纲沙阳寓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