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易传外篇序1130年2月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六、《梁溪集》卷一三四、《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六一、《经义考》卷二三、《锡山文集》卷九 创作地点:广西玉林市容县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易》本于数,而数不与焉,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数兼于象故也。
有数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变,有变而后有占,而鼓天下之动则存乎辞。
辞所以该极象数,各指其所之,而明吉凶以示人者也。
古之学者必备是五者,然后足以窥圣人作《易》之旨。
故有推步、气候、律历之学,所以知数也;
有正卦、互体、俯仰之学,所以观象也;
有卦变、时来、消长之学,所以察变也;
有五行、世应、游魂、归魂之学,所以考占也;
有训诂其言、解释其义之学,所以修辞也。
近世学者,唯尚言辞,务明其义,而象、数、变、占之学皆失其传,则不得圣人之旨多矣。
今卦爻之象变具在,含蓄妙意,发挥至理,示人甚明,顾弗深考。
而占筮术数之法,载于经传者班班可见,苟能精以思虑,默契于心,则古人之学不难到也。
圣人作《易》之旨,虽非即此而可穷,亦非舍此而能得,不凿不拘,唯其是之为从而已。
余年运而往,行将知命,学《易》于忧患之中,既以所妄见者为之传,又作《释象》七篇、《明变》一篇、《训辞》二篇、《类占》、《衍数》各一篇,合十有二卷,目为《易传外篇》,以解剥《易》体,庶几圣人难尽之意,或因是而可窥。
至于洞象数之表,达变通之几,占筮之巧妙,辞义之精微,有不可以笔舌传者,则览者当自得焉。
盖《易》者学道之筌蹄,此书又学《易》之筌蹄,鱼兔已得,则筌蹄虽忘焉可也。
书始于建炎三年己酉中秋,时谪居海上,行次雷阳;
成于四年之仲春,时蒙恩北归,行次容南,凡半年云。
谨志岁月,总其大略为之序,冠于目录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