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宰执大观文1135年2月12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五、《梁溪集》卷一三一、《锡山文集》卷七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奉香火于琳宫,已负素餐之责;
班联于书殿,更贻非据之讥。
拜命甚优,抚躬增厉。
伏念某瓯闽冷族,乾坤腐儒。
李广数奇,岂有侯封之望;
虞翻多难,盖缘骨相之屯。
误被圣神之知,首付钧衡之任。
信古志笃,惟知专意而直前
防患术疏,靡虑危机之暗发。
进用再月,何补事功;
流落九年,备尝艰险。
脱瘴乡之滨死,睿主之深慈。
幼安浮海以来归,仲子灌园而奚恨。
杜门屏迹,初非绝物而离群;
卷舌吞声,但欲省缘而藏拙。
不图垂老之际,乃见中兴之年。
此道获伸,勃勃胸中之气;
厚诬傥洗,翛翛物外之人。
雷风鼓行,蛇豕既遁,日月清照,皂白自分。
惟皇作极,而无好恶之私;
与物为,而靡迩遐之间。
致兹孱陋,亦预甄收。
此盖伏遇平章都督仆射相公道大包荒,诚深与善。
以和羹之手而均调于四海,以回天之力而弼亮于一人执政云:「雅量镇浮,诚心乐善。以警敏之才参陪于机政,以同寅之德协济于艰难。」)
肆开公正之途,大启休明之运。
遂使青毡之旧物,复加白发之陈人。
彊饭廉颇,龙钟已老;
据鞍马援,矍铄何为。
愿饵药以扶衰,稍究无生之学
期挂冠而上绶,渐为归老之谋。
虽在山林,亦托陶冶,其为感愧,罔既敷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