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左传》长勺之战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七、《北海集》卷二二
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请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于长勺,遂逐齐师。
臣观昔人论一战之胜负,不视其曲直彊弱,而视所以用其人之道为如何耳。
齐背蔇之盟,以来伐鲁,则鲁以为有辞,故经不书伐,是曲在齐而直在鲁也。
齐以兵先入鲁地,为客;
兵后动而应之,则为主。
用兵者主多胜,客多不胜,况其曲直如此,是彊在鲁而弱在齐也。
曲直彊弱,较然可知。
曹刿不以是言鲁之战可胜,而必问其何以战者,盖欲观其人心之得失而已。
昔齐小白出见老父有饥寒之色,赐之衣,曰:「愿赐天下之人衣」。
与之食,曰:「愿赐天下之人食」。
盖稼穑之利不违其时,则菽粟不可胜食也;
丝枲之功不夺其力,则布帛不可胜用也。
必得人人而与之衣,人人而与之食,亦已狭焉。
然则小惠未遍,未足以致民之从也。
隋季梁有言:「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
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
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然后民和,而神降之福」。
然则小信未孚,未足以徼神之福也。
若夫小大之狱必以情,非忠厚恻隐之诚心存于中而行于外,则不足以至于此。
尧舜之盛,必曰「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求其所以然,不过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而已。
大小之狱必以情,庶几乎圣人之用心,其于得民也何有?
以是而用其人战,岂有不胜者?
故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之不可以敌众,理所固然,曹刿之论,岂其好异而不切于事者欤?
后之言长勺之战者常疑于其词,则亦不思而已矣。